在四年前的調查,『房價過高』是十大民怨之首,直到今日房價比當時更是
高了許多。我耳中似乎聽到一句話,就像少林足球電影中,強雄(謝賢)講的
一句話:『不夠狠,那就再狠一點。』我想像中,那是政府高層在說
『人民不夠苦,那就再苦一點。』
房價持續高漲,原因不外兩種:
1、政府想讓房價降低,但沒能力做到。
2、政府認為房價合理,所以不採取動作。
『台灣終被高房價拖進地獄』
來吧,我們來看看房價對經濟的影響。
第一、高房價會讓人民縮減支出,為了更高的頭期款,支付更多的利息費用。
人民必須減少消費,經濟就會下滑。第二、街上的商家是要支付店租,在客群沒
有增加下,一旦店租增加,老闆就必須減少員工薪資、或是調高售價。不論你有沒有
買房,在消費時,都要多支付一部分費用給商店房東。員工應得的所得也部分
被用來支付調高的店租。從以上論述可以發現,高漲的房價降低了國人支出、
降低薪資、提高物價。
有錢人與一般民眾的消費習慣與理財習慣不同,這一點是將台灣掏空的原因。
薪資越低的民眾大部份的所得會拿來花用,而有錢人會拿來投資。
以今年五月份房屋貸款餘額為5兆4千億來分析,平均10年會繳完的話,
一年繳5千4百億,若房價降個20%,大約就有1千億。房價高或低不外乎
就是所得重分配,1千億分配到投資客或是一千億分配到一般民眾。
投資客應該都是較富有,才會有閒錢投資,他們的所得可能會花20%,一般民眾
可能會花掉所得的70%。以乘數效果來看,若這一千億分配到投資者,所創造出來
的經濟價值為1,250億;若分配到一般民眾,所創造出來的經濟價值為3,333億。
兩者差了2,080億。約可增加1.5% GDP。這尚未加上房租或店租的部分。
一般民眾的理財方式,首先顧好生活,有多的錢就買買保險,或投資。
財產到一定水位後,就會想到分散風險、海外投資、置產,甚至移民。放任
房市的炒作,就是所得重分配,富者更富、窮者更窮。從房市炒作所賺的錢,
一點一滴的被搬到海外,台灣終將逐步的走向地獄。希望政府能終結房市炒作,
創造均富的台灣,才是唯一的解法。
世界上的富裕國家, 要不是有天然資源如石油...,要不就是靠產業實力把產品做好, 在市場有好價格, 把國家帶上去, 如德國,昔日的日本, 有機會你到國外去, 逛逛商場百貨公司, 你會失落的發現, 幾乎沒有什麼好東西是讓老外覺得放在家裡,或者戴在身上是很驕傲很願意花大錢去買的是台灣製造的! 可預見的未來以後也不會有了! 把產品做好品牌弄大只剩下少數企業還在撐,但撐得很辛苦, 不是這樣嗎?!!!
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是靠炒房富裕的, 破產的倒是很多, 炒房哪能創早社會的淨財富增長?創新高的房價背後難道不是一筆更高的貸款? 將來要連利息一起還回去的!所以其實是財富的消滅不是嗎? 高房價背後是天量的債務跟逐漸凋零的實體產業, 過去12年的房市多頭, 伴隨的不正是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平均薪資嗎?如果實體產業蓬勃發展,薪資有理由倒退嗎?
台灣還有時間還有選擇, 但以台灣人的慣性,跟水母王的智商, 肯定會炒房炒到爆為止, 假日帶家人到台灣各處旅遊,幾乎大小城鎮主要街頭都是大型房地產看板, 看來台灣日子過的還可以的家庭應該都購屋投資了, 千萬要祈禱房市遠永不崩盤, 崩盤日就是台灣的末日了, 資產縮水但債務不縮水的, 投機套利的資本外逃, 匯率貶值, 物價飛漲, 政府跟民間累積的天量債務就一一現形, 再也沒有以債養債的空間, 公債值利率暴漲, 台灣人就只能開大門迎王師來解放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