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兄弟姊妹合資 提早實現買屋夢(繼"二代宅"之後的新觀念~"全家一起宅")

為了買房子,不但二代一起宅,
現在是"全家一起宅"。這新聞還是中央社發的,算是官方認證的好點子嗎?




兄弟姊妹合資 提早實現買屋夢
中央社中央社 – 2013年6月29日 下午1:27

(中央社記者吳佳穎台北29日電)買房是人生大事,面對高房價低薪的時代,30幾歲上班族有人集合兄弟姊妹力量,將原本各自要繳的房租集合起來繳房貸,強迫儲蓄,合力提早實現買屋夢

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預期房價不會續漲的心態浮現,自住族等待進場買房時機;但另一方面,台灣的薪資凍漲16年,16年來房價卻飆漲了不少,要不要負擔房貸買屋?有人決定買,有人在觀望。

34歲在建設公司上班的洪先生1年前決定買屋,目前已在新北市三重區和另2位兄弟姊妹合資買下人生第一間近30坪的新屋。

洪先生說,決定買房,的確是因為「有土斯有財」,認為人生總是要有自己的房子,不想總是依賴父母。

洪先生推算,在大台北區租屋,租金約是每個月1.8萬元,以總價約880萬元的房子來說,貸款7成約600多萬元,每個月約繳2萬元出頭房貸,相差個幾千元,租不如買來得划算。

洪先生說,當決定要擁有自己的房子後,他和兄弟姊妹決定一起合作,縮短大家購入房屋的時間;270萬元的頭期款3人均分,每個人約出90萬元,房貸也均分,每人月繳7000多元,算是強迫儲蓄,提早實現買屋夢。

他表示,這只是第1間房,隨著未來大家還款能力增加,負擔越來越輕,屆時就看誰要吃下,或再做打算,但總是增加了家族的資產。

洪先生說,過去房價一直漲,未來也難下跌,身邊同事買房大都拖到38、39歲,但30歲到38歲這8、9年的房租等於支出給房東;單身的兄弟姊妹如果合買,就能將原本各自繳房租的錢集合起來繳房貸。

洪先生說,但這麼做要先鎖定能保值的好物件,事先要做功課,了解地區、了解政策、了解物件,看準好標的就下手,他在建設公司上班這點比較有優勢。
2013-06-29 22:57 發佈


D'accord wrote:
34歲在建設公司上班的洪先生1年前決定買屋,目前已在新北市三重區和另2位兄弟姊妹合資買下人生第一間近30坪的新屋。

洪先生說,決定買房,的確是因為「有土斯有財」,認為人生總是要有自己的房子,不想總是依賴父母。


某些程度來說
這不能算是"自己"的房子

槌子 wrote:
某些程度來說這不能算...(恕刪)


對阿而且住的問題要怎麼分配
裝潢又是一回事
除非買完房價立馬漲漲漲
照這種故事情節演變下去

買房手腳要快

不然建設公司每個員工都結合兄弟姐妹買房

又掌握對房產的知識,好的房子以後很難找

皇帝駕崩的董座 應該要鼓勵員工家屬合資買房

就不用花廣告費用了

不多說,早點睡,明天要去找房子了
一定漲價的話借高利貸狂買賣不就自己賺飽飽了•••
一堆兄弟姊姊這麼巧都能利用到一屋子去合資倒是正確,不然合資炒作什麼也沒有比房子更欠處理彈性的吧?
合資買房貸款額度會比較低,最高好像只能貸到六成。
而如果只掛在一人名下,又有信任感考驗問題....
資產掛共同持有,到時分配可能會面對的糾紛還不少
不過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啦,但沒兄弟姊妹的怎麼辦?
1515151515151515


1.只要有一個人財務出狀況,另外2個壓力就變大

2.只要有一個想賣,另外2個就要賣或吃下來,但吃下來是要用市價還是成本價?有的吵

3.誰住?3人一起住?各有伴侶就6人!是要辦派對?套房給誰住?有的吵!

4.出租,那3人還是要自己找地方租房住,還是在租屋

5.真的好努力,10年就繳完了,準備買第2間,第一間誰住?房租還是要繳2/3給其他人,再加上第二間的房貸,壓力大,如果第二間是自住,誰都想住新房,有的吵

6.每間10年,30年後,終於買齊3間了,可以搬進去住了,怎麼分?誰要住30年的?誰住10年的?全賣了買新房?萬一分一分不夠買不就又要出錢,那時都64、65了〜還要拼?

結論:最後還是會賣掉〜還可能搞到家庭失和

我比較愛計較,又堅持公平分配!如果你們肚量很大不愛計較,就當我在發牢騷,不用理我!

我看過父母兄妹 一家四口都是做低階工作
但是四個人一起出房貸買房
四個人年收入大概150萬...
買淡水 林口那種地方
希望房價大漲後可以賣出獲利

散戶大量入場 令人擔憂
在台灣 小人物的命運注定要悲哀嗎?
通常有機會這樣做的 應該是小時候 常常能夠成功集資弟妹的零用錢買玩具的哥哥..

買房子是大事 怎可能意見相同?

看到這些置入性廣告 只能替下一代嘆息.

40年青年房貸
三代宅(一代貸款三代還)
到現在的 兄弟姊妹 宅一家 方案


那些政客/建商 難道你們都忘了人性的初衷?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