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
奢侈稅自2011年6月1日開徵迄今已屆滿兩年,財政部統計稅收共76億9千多萬元,此一數據與原預估之150億元相去甚遠,而且房價也沒有下跌跡象,因此,許多房地產業者認為奢侈稅效果不彰,兩年期間既已屆滿,應該廢止。
主管機關認為,奢侈稅實施後,雖然房價並未如預期大幅下跌,但兩年來房市交易逐年下降,2010年成交40萬6689戶,2011年36萬1704戶、2012年進一步減少為32萬9741戶,若非奢侈稅實施,壓抑房市投機炒作,房價漲幅恐不僅止於此,奢侈稅宜修不宜廢。
如以整體市場來看,房地產止跌走漲已經超過10年,未來房價是否還會大幅飆漲?為何那麼多人急於投資海外房地產,這是否意味著國內房價已達高房價、低投報率之臨界點?
根據2012年Global Property Guide針對全球94個主要城市房價研究報告,台北市毛租金報酬率僅1.57%,全球排名第94名,敬陪末座,房價租金比64倍,全球最高,其間所顯示的問題,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房價漲太多了。
其次,如今房價所得比高達13.1倍,遠超過一般國際合理比例3至5倍正常水準,也不難了解當前台北市房價高漲之嚴重性。
因此,若短期內房價仍居高不下,投機炒作之風依舊,政府絕不輕言廢止奢侈稅,將以延長期限方式因應。
事實上,如果政府能夠有效阻絕外來投機炒作,奢侈稅兩年「閉鎖期」已過,新成屋將陸續釋出,加上預售屋大量推案,中古屋潛在賣壓也不小,因此,未來一、二年內除精華地段區隔產品之外,市場可能出現轉折點,奢侈稅再延長一、二年,房價應會逐漸下修。
不過,台北市逐漸國際化過程,房價香港化趨勢將會愈來愈明顯,即使短期走跌,就長期而言,由於兩岸關係逐漸改善,房價仍將朝香港化發展,並且可能朝2003年香港與中國簽訂CEPA 迄今之房價上漲趨勢線平行方向(parallel lines)發展。
莊教授的分析算是很中肯,用統計數字說話
延長奢侈稅其實之前已經有在提了,只能下修並無法大幅下降房價
而停滯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國家政治都在內鬥、經濟政策沒有做更長遠的規劃、教育政策也是反反覆覆,導致原本該有的發展都沒有達到更完善的地步(畢竟處在開發中國家的我們,理論上不應該像已開發國家一樣,那麼快就碰到停滯甚至衰退的情形才是)。
但是感覺台灣真的是有不少友能力的人出國去賺了錢,選擇在某些重點地方置產,而商業嗅覺敏銳的投資客也一起跟進,導致房價一路墊高到現在。淺見以為台灣首要之務應是在擴展大家能夠有更高所得的機會和能力,畢竟以相對值來看,台灣某些地方的房價真的是非常恐怖。但用絕對值來看,感覺似乎又不是那麼樣的誇張。
只是這些經濟或教育等的規劃似乎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有辦法到位,不知道台灣有沒有辦法在泡沫破掉前達到。衷心的希望以前那種處處充滿機會和正向能量的台灣能趕快回來。現在的台灣真的是太讓人沮喪了。
旋風 wrote:
這下你有的沮喪了
台灣只要這種政黨政治沒有切割
想要出現一位開天闢地,大力改革的政治家
簡直跟做夢一樣
這種財經政策偏向天秤另一端的現象
並不會因為換個執政黨就會改變
因為台灣根本就沒有左派政黨
就算有也太小起不了作用
大力改革的政治家?
會被鬥死吧!
改革是會影響到部分權勢人的利益的
不用要求太過理想化的執政黨執政
我們只要需要為體諒百姓的政府即可
勇於對企業課稅,不再推出一堆減稅措施即可。
台灣對企業課的稅低到一個誇張,還減什麼稅。
不用怕企業抗議出走,因為去國外很難找到比台灣企業稅賦還低的了。
我認識的有錢人幾乎都有開(空殼)公司避稅,就知道企業稅賦有多低了。
選舉是挑比較不爛的選
但是我發現,現在台灣人專挑最爛的選,(明知很爛還偏要選他,然後自我催眠另一個更爛)
只因為他們的意識形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