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買房還是租房?用4%理論來告訴你哪個比較划算

買房還是租房?一直是有住房需求的大問題,租房常被人家說成是〝幫人還貸款〞,租到老了什麼都沒留下,反而幫屋主貸款完畢得到一間房子,但這個一直被老一輩朗朗上口的理論,現在還能通用嗎?看看以下的說法:

例子一
一棟房子的貸款期大約是20-30年,取中間值為25年,也就是說每年平均要付出約4%房價的金額,才能在第25年時付完房貸

重點來了,今天假設一個物件2600萬,每月租金26000,租房划算還是買房划算?

租屋時:每月租金26000,換算年租金為312000,佔總房價1.2%,即是你租83.3年後付出租金才會超過房價。

買屋時:25年貸款,每年付4%金額,為104萬,合每月付8.66萬。

上面例子中很明顯的是租房較為划算,原因為年租金只佔房價1.2%,比起4%的年貸款,花費少的多,況且83.3年都無法超過房價,可以說住到死都都花不到2600萬,那比起花25年付完貸款再住一輩子,花費上划算的多。

例子二
600萬的房子,每月租金20000,租房還是買房?

租房時:每年租金24萬,為房價的4%,租到25年時,剛好付了600萬。

買房時:每年貸款4%, 年貸款24萬,每月2萬房貸,25年貸完。

這邊的例子很明顯租房比買房要笨的多,因為住25年不夠讓你住到
升天,而且幫房東繳了600萬的房貸,所以買房划算。

看完以上兩個例子得出結論,
年租金>房總價4%=幫人付房貸,笨!
年租金 =房總價3%=租房可租33年,看你怎麼想
年租金 =房總價2%=租房可住50年!住到老!
年租金 =房總價1%=租房可住100年 !住到上天堂!

所以越靠近4%就越不值得租房,越遠離4%就越適合租房,計算一下就知道自己該買房還是租房了。

補充說明:
房租是最忠實反應房屋本身價值的,好地點跟爛地點的房子就算價格相同,房租也不會相同,

所以4%理論其實是用來判斷目前房價合不合理的方法,不合理的房價,

買房就會是個投資正確但居住不正確的惡夢

Q&A:
Q1:你都沒算進去利息和稅金!
A1:那你就算進去呀,把你25年會付的房子錢都算個通透,公式一樣是"總付出金額/該房屋年租金=?"
加進去了然後?貴的房子有變比較好了嗎?只會顯的租更划算吧!

Q2:你最好知道以後房租都能一直維持那個數字到你死掉?房子價格不會動?租金不會變?
A2:房租當然可以變化呀,但依然是用4%理論去判斷,當房租漲到4%時,你就可以考慮買房了,
不過房租是反應房屋實際使用價值的量化標準,漲房租代表實際價值提高,那房價可能不漲?
房價漲了,那比率還是不會變呀!

Q3:暫時想不到,歡迎提問
2013-06-16 21: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理論
"生意人"的話術算法
網星 wrote:
買房還是租房?一直是...(恕刪)


租房子不必付利息,買房子是要付利息的(就算全用現金買也要損失你投資在其他地方的收益)

600萬的房子1個月付2萬,25年哪付的完?莊孝維

當利率等於4%時,每個月付2萬剛好只是付利息而已,繳2萬繳到死房子還是銀行的,當利率高於4%時...
無聊
網星 wrote:
買房還是租房?一直是...(恕刪)

網星 wrote:
今天假設一個物件2600萬,每月租金26000

剛好買了一間2600萬含車位(現金無貸款).但是租金是收42800元...
你假設的物件不是一個正常的物件

網星 wrote:
租屋時:
每月租金26000,換算年租金為312000,佔總房價1.2%,即是你租83.3年後付出租金才會超過房價。

買屋時:
25年貸款,每年付4%金額,為104萬,合每月付8.66萬。

上面例子中很明顯的是租房較為划算,原因為年租金只佔房價1.2%,比起4%的年貸款,花費少的多,況且83.3年都無法超過房價,可以說住到死都都花不到2600萬,那比起花25年付完貸款再住一輩子,花費上划算的多。

請問2600萬的金額不需要扣掉頭款嗎?每人頭款的能力都不一樣?那要依誰的當標準..

請問利率有4%嗎?哪間銀行的利率...不要說會升息..生了息再來說比較準~我看政府也沒那個種!

一個正常的家庭.算他租屋到60年的時候~老夫妻都死了...小孩長大當爸爸了然後在繼續租60年..又死了..孫子長大當爸爸了....繼續租屋60年...這樣真的比較爽嗎!!
3代X60年=180年(就算都只租1間房)...不過不可能..繁衍後代需要的不只一間房!
到最後可能只剩下01的空方帳號使用了180年.....


我是大俠我吃漢堡包~你不是大俠你吃香蕉 wrote:
"生意人"的話術算法...(恕刪)


600萬房子,青年首購貸八成為480萬分30年,本利攤月付不到2萬。
之前我就強調,以目前租金水準,是房東在補貼房客。

很多房東是著眼在房地産未來增值,但以目前空屋率、經濟現況、人口結構,未來房地產是跌價且跌幅會頗可觀。

房價看跌,不用讓自己去揹沈重貸款負擔,現今可先租房,把跌價損失、房屋折舊、養房費用等等風險,利用低房租轉嫁給房東,像是買抗房價跌保險,有自住需求等跌低再買。

何況高空屋率,也不用怕租不到房子,或是房租漲。

個人經驗,即使自住,買在低真的差很多,少付個幾百萬元,生活會有品質許多。

網星 wrote:
買房還是租房?一直是...(恕刪)



物件總價會變動,相對的租金也是會變動的,假設有點單純,未來幾年發生什麼大家都無法預料的到。

網星 wrote:
買房還是租房?一直是...(恕刪)


嗯,比國小數學難了一點

a8leo wrote:
600萬房子,青年首購貸八成為480萬分30年,本利攤月付不到2萬。...(恕刪)


老大,您這是在打烏賊戰(包子換饅頭),不管自備款多少都一樣,買600萬房子的機會成本總資金就是600萬! 所有的獲利跟損失都要以600為基數,跟貸幾成無關, 會計重修!~

科瑞岱爾 wrote:
之前我就強調,以目前...(恕刪)


我常在桃園市慈文國中附近吃東西,
最近有3家(1家超商,2家餐飲)我常去的店都搬到原址附近,
問店長及老闆為何大費周章搬家?

原來是原房東認為房價漲,他租金也就跟著漲,
當時附近有店面願意低租出去,所以索性轉移陣地。

結果原房東的店面到現在都還在召租。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