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想到,不知是否有人提過:
我認為賣方的開價應該為底價,
然後委託仲介蒐集有意願的買方開的價錢,
挑選出中意(也就是最高者)的跟他成交,
也就是像競標的方式,
也就是說不准殺價。
如此一來,
賣方不會出現鬼擋牆的開價,
買方也毋須擔心殺價要殺幾成,
每個買方都明白它至少要花多少錢才買得起該物件,
每個賣方也仍保有等待價錢符合期待後再賣的權利,
這樣不是很好嗎?
目前的社會運作模式是相反的,
買方根本不知道賣方心裡在想什麼,
只知道一定要殺價,但殺多了又被白眼,
賣方也很愚蠢地從一開始就放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價錢,
然後開始愚蠢地拒絕殺價殺太多的買方,
只因他沒告訴人家他最起碼的期待是多少。
會這樣的原因,只能說是一個字:貪
賣方根本不想規劃自己的合理利潤,
只會開天方夜譚的數字等著無知的人掉下來,
所以兩邊只好白眼來白眼去。
=========================
其實仔細想想,買任何產品都一樣,我很討厭可以殺價,
因為這代表商品沒有所謂的市場行情,
意即市場價格混亂!
另外也因為市場價格混亂,
消費者容易遇到不符合自身經濟條件的物件,
意即容易做白工。
去年過年前,某家大型房仲的實際成交案例
物件是台北國父紀念館附近的電梯華廈,坪數約40多坪,30年左右的中古雙拼華廈
純住家一手屋,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屋主自用
好~~~狀況來了
屋主說~~~為反映實價登錄,公平正義的原則
不開高價,就用實價登錄上的數據來評估
評估完後取得一個數字,此數字既為銷售金額,也為成交金額
不得議價
如有議價,雙方(屋主與仲介)無條件解約
屋主稱此售價為~~~誠實價(公平正義價)
看到這邊有疑惑嗎???看不懂嗎???
那就用大家聽得懂的話來說
就是底價當開價
不得議價
這個售價很有學問
剛剛好是該區行情價中的高價
但它還是行情價
仲介也很有勇氣與實驗精神
簽了
開賣!!!
大家猜猜,賣了多久???
三天!!!
實際是一天
成交金額就是售價
一毛沒殺
因為服務費的關係
多談了2天
屋主的服務費是加在售價上的
買賣服務費不到(接近)2%
看完這樣的實際案例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如果你有房子要賣,你會這樣賣嗎???
如果你沒房子,房子是爹娘的
那去問問你的爹娘
他們會這樣賣嗎
你沒遭白眼或被罵白癡算偷笑了
你奢求或期盼房地產的透明與正義嗎???
先問問自己做得到嗎???
再看看自己的房子,能在當地房屋銷售市場上與其他待售物件競爭嗎???
如果以上都能辦到
放心,別怕沒人出好價格
相反
如果你辦不到!!!
連你爹娘都說服不了
別怪市場的亂象
其實大家都一個樣
羨慕其他國家房地產的透明化嗎???
想要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居民嗎???
我只能說~~~
大家一起努力
我相信有機會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