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GDP連9降,今天GDP預測第一季便腰斬,著實令人憂心!
台灣經濟不振因素非常多,部分官員主張是外部大環境的因素、產業結構的因素及中國掘起效應所造成的。這樣的說法不能說錯,但也是推諉責任的說法。試想:台灣政府能改變外部大環境嗎?台灣政府能在短期內改變產業結構嗎?台灣政府能阻擋中國掘起嗎?答案是」否定的」。
大家都知道想要拉動GDP增長不外乎三個方面,國內消費增加、出口增加、以及政府及民間投資增加。
GDP增長不符預期,一點都不意外。原因很清楚:
老百姓實質薪資倒退10多年,四大基金及健保制度破產疑慮造成老百姓對未來的不安定感,加上已購屋者背負長期高額的貸款,老百姓敢消費嗎?
外部大環境的因素及美國歐盟日本量化寬鬆政策造成匯率因素使得出口增加更加困難。
由於產業結構無法調整、中國掘起效應(台灣邊緣化)、人口紅利消失、人才外流、法規僵化及公務員體制低效等因素,民間及外資對台灣投資意願低迷。
政府財政窘迫無法擴大公共建設。
面對如此惡劣的情勢,政府做了什麼?政府能做什麼?從2008年以來,政府已經實施的或提出政策的方向包括(1)企業減稅、(2)發消費卷、(3)加大政府投資、(4)設立自由經貿區、(5)加速自由貿易協議簽署等等。其中(1) (2) (3)都需要政府財政支持。
但是,政府有兩點沒有說明白:第一是政府財政窘迫,其次為法規僵化及公務員體制低效。
解決政府財政困難無非就是開源及節流,
開源:怎麼做?軍公教課稅、增加營業稅率、增加個人或企業所得稅率、取消部分行業租稅減免或補貼、開增能源稅或環保稅等新稅種、賣祖產、開增富人稅、開增資本利得稅。
節流:怎麼做?削減公務員數量、削減公務員及國營事業員工福利、改革勞保、國民、退撫及公保基金、政府建設預算縮減、改革健保制度。
這幾年台灣可以說是,百業消條,為何房地產業一枝獨秀?租稅制度及低利率造成房地產容易炒作,是形成房價泡沫的重要原因。這樣的現象我們不禁要問:
炒房造成房價泡沫能增加國內消費嗎?不能!
炒房造成房價泡沫能增加出口嗎?不能!
炒房造成房價泡沫能增加民間投資嗎?不能! 炒房太好賺了,沒有人願意投資實體產業。
炒房造成房價泡沫能增加政府稅收嗎?不能! 現有房地產稅太低了,除非進行改革。
讓人更憂心的是,炒房造成房價泡沫對台灣經濟是弊多於利,為什麼官員及媒體名嘴沒有人站出來正視這個問題?答案還是政治生態及既得利益集團太龐大了。
------------------------摘自我的補充#12樓------------------------
我的觀察是.. 中國掘起是正面也是負面因素.. 台灣目前的處境是離不開大中國經濟圈.. 但又抵擋不住被邊緣化的困境.. 大陸經濟好可分一些湯.. 萬一大陸經濟下滑或政治狀態改變.. 台灣卻無路可走.. 這就是矛盾的現況..
台灣未來的機會在那裡? 我覺得還是產業要轉型.. 這樣的言論很多人說過了.. 但.. 怎麼去做? 恐怕政策主導者也不知道! 也許.. 先要改革選民服務官商勾結的政治生態.. 先要從台灣公務員體系及法規僵化先改革.. 政府要與國內外私有企業合作主導投資特定產業.. 例如: 生技業.. 博弈觀光.. 能源探勘.. 航太零件..
台灣未來想產業轉型.. 資金及人才是關鍵.. 政府有錢嗎? 人才在那裡?
對比現在房地產業榮景的情況.. 台灣的方向在那裡?
但是,這是人性。
當既得利益者越來越多,然後霸占了權力,
還能指望甚麼?
繼續當個憂國憂民的屈原,還是打不過它就加入它?
其實說房地產無助於GDP應該不太對,
畢竟很多行業都是靠房地產吃飯,例如室內裝修、油漆、磁磚、建材等等,
房地產興盛也會讓這些行業雨露均霑,只是這些GDP常常是看不到的。
台灣真的經濟很糟?
從數字上來看也許是,但是實質上我倒覺得台灣經濟不差。為什麼?
看假日幾個現象就可以明白:
1.北部桃竹苗高速公路假日永遠都在塞車。
應該都是假日出遊民眾吧?
2.高檔餐廳人滿為患。
很多餐廳不事先訂位還吃不到。
3.民宿飯店訂房率。
民宿越來越難訂,想出遊有時候不見得找的到房間。
4.夜市擁擠度。
擠到爆。
很多民宿只收現金,夜市當然就更不用講。
所以這些民間消費都是政府看不見的。
所以別再執著於數字了,趕快加入炒房大軍陣營吧。

還是邏輯不通啊,
經濟悶---高房價是主要推手?實在是沒有有力的關連,
都是形容詞,
說真的就算今天是低房價---難道經濟就會放光明一樣是不通的,
低房價看來也是無助於經濟提升的,
問題複雜就要全面思考.
現在很多人說---高房價造成少子化,
我查一下資料,
胡說壹通,
基本上少子化在12年以前就開始了,
剛好是22年來的房價最差的時間,
而且最低房價的時間還持續了4-5年,
結果生育率越來越低,
政治的不安定與經濟的低迷才是原因,
年輕族群的自我高度抬頭也是重大原因,
經濟主要靠企業發展,
當然政府有方向引導上的任務,
但是企業不爭氣,
只想要賺大陸財,
不思快速升級產業才是原因,
但是這是人之常情,
大金礦在旁邊,
要看得遠-----很難.
要能狂賺大陸財又同時升級企業競爭力的只有少少的企業.
好賺的錢不持久,
既然企業10幾年來的獲利成長有限,
經濟動能當然停滯,
平均薪資當然也停滯,
畢竟薪水是企業發的,
政府的責任在調整最低工資,
想清楚企業經營的問題吧,
房價不是企業經營成長的重大關鍵.
6161 wrote:
房價不是企業經營成長的重大關鍵.
BUT~房價"狂漲"就是了~至少對沒做出口的企業影響不小。
房地產可以保值而且買對地點,10年可以增值至少一半~
有嚐過投資房地產甜頭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這我完全同意。
但當一堆人都發現房地產會增值,一堆人都覺得很好賺~
然後競相把錢投入房地產,沒錢的也來貸款買2間投資~
並且誤以為半年就增值一半是正常現象時~
結果就像現在這樣...房價3年內狂漲~然後全國房貸+建築貸款,
在10年內從2兆多飆到現在7兆。
現在除了現金夠多的人,還有多少敢作比較大筆的消費?
2012Q4~車市L型,進口車狂賣,國產冷颼颼
我家正好做汽車材料的,對各型車款銷售資訊略知一二,
台灣預計近2~3年內應該要有一批換車潮,
但國產車那麼便宜的東西,正好這2年內竟然會很冷...真是令人驚訝阿!
大概大部分都拿去繳貸款了吧。
現在做汽車材料零配件的很多人都靠外銷在撐了,哪一天會爆出某產業大量轉移陣地、海外設廠沒人說的準~而直接受衝擊的是所有的有家要養的員工!
你認為~這樣沒影響嗎?
對我是沒影響拉~
炒房十年內需衰退-投機報酬高 中小企業寧炒房不投資不創新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