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數據怎麼跟01上看到的房市買氣冷有出入? 仲介不是快倒光了?龍頭第一季居然還大賺一元

主計處認為 影響首季民間消費表現的因素,包括:

一、去年景氣不佳,使得廠商年終獎金或非經常性薪資發放較少,限縮消費。

二、受到證所稅等衝擊,股票成交量較去年同期大減三成,也影響消費。

三、日圓貶值效應,不僅讓國內民眾期待日貨降價而延遲消費,例如延後買車;手機等資通訊產品新舊交替期間,買氣也跟著降溫。

日圓貶值效應出現

另外,首季政府消費負成長百分之零點五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內需項目的資本形成方面,主要也是靠台電持續擴充高階製程,才拉高民間投資。

外需方面,日圓貶值效應出現,首季手機等資通訊、石化及機械出口都衰退,主要靠電子產器、光學器材等支撐。

再從生產面分析,官員說,首季電子零組件業因台積電的高階製程,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但部分產業生產減緩,致使製造業首季實質只成長百分之一點六一,對經濟成長貢獻零點四八個百分點。

股市冷房市卻火熱

另外,股市冷,首季成交量銳減三成;房市卻熱,不動產業首季實質成長高達百分之四點二九,對經濟成長貢獻零點三四個百分點。投資獨熱房市,也值得各界關注

全文網址: 實質薪資漲不了 消費冷到不行 |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7867800.shtml#ixzz2S1QdFWlk

仲介不是快倒光了?龍頭第一季居然還大賺一元@@@
信義房屋昨(30)日公布首季財報,單季營收25.53億元,稅後純益4.7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01元,為近二年來新高。總經理薛健平日前表示,今年全球經濟轉佳,加上加速中、日地區發展,營運有機會優於去年。

今年首季在經濟復甦的利多帶動,加上市場低利率維持,以及房價在多次實價揭露後,價格未見下跌,讓原本持觀望態度的自住客紛紛進場,讓首季房市淡季不淡。

全文網址:http://udn.com/NEWS/STOCK/STO4/7867549.shtml#ixzz2S1S1wm4Z

官方數據怎麼跟01上看到的主流言論~房市買氣冷有出入? 01上的網友是遺世獨立還是生活在島外?買房的人到底是那些人呢? 奇摩曾統計各大討論區網友以北部 電子業 宅男 單身居多 對於社會科學與中南部的情形不太了解 而且可能執著一定要買雙北都會區 因此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買吧
台北房價除了單價之外(租金房價比64、租金投報率1.57%偏低)幾乎可以直逼摩那哥。摩那哥是全世界富豪密集度最高的地方,而台北租金房價比、租金投報率在數據上簡直可以與之相比

我想是源自於台灣島民的不安全感(尤其經過海嘯 以及馬政府對股市的仇視 對房市的獨厚) 對這個政府經濟復甦的能力不看好 錢只有外流或是留在房地產 加上今日起又開放壽險可以獵地 如果經濟前景還是不振 這些龐大到難以想像的資金難道去買宏達電大立光(能夠壽險買幾張?)還是去追高美股? 更不要說去逢低承接有疑慮的黃金原物料

龐大到難以想像的資金還是會PARKING在相對保值且持有成本不高的所在 即是升息一二碼 救我所知 法人機構債券解約的資金還是不甘於回歸定存 選擇還是房地產(例如國壽將買地自建品牌連鎖商旅) 即使投報率僅有1.57%
2013-05-01 15:14 發佈

al pacino wrote:
主計處認為 影響首季...(恕刪)


人家仲介龍頭都轉戰中國日本東南亞炒了...你還以為是台灣喔


期待有更多高手能給予小弟更多的批評和指教....感謝大家!! ^^
信義房屋 去年Q2 也是傳 1.01元 但營收是 23E

今年 Q1 賺 1.01元 但營收是 25E

毛利明顯再下降


al pacino wrote:
奇摩曾統計各大討論區網友以北部 電子業 宅男 單身居多 對於社會科學與中南部的情形不太了解 而且可能執著一定要買雙北都會區 因此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買吧


原來上來的都是電子業...哈哈~
原來電子業的宅男都買不起房...哈哈哈~
原來天龍國一堆30歲領不到40k的行政人員才是買房主力...哈哈哈哈~
原來這幾年周遭買房的宅男都不是人...哈哈哈哈哈~
六羽 wrote:
信義房屋 去年Q2 ...(恕刪)


毛利不是這樣看的吧?!

話說今年第一年適用ifrs請問跟去年roc的差異是?!

銷貨收入
成本
毛利
銷管研
業外
稅前
所得稅
稅後


基本Eps=稅後-特別股股利/加權流通在外股數

請問你怎麼知道是毛利往下?為什麼不是銷管費用上升?

另外我想告訴你帳上的存貨是成本or npv孰低出來的不是市價,

不代表跌1w就會虧,只是少賺而已

Http://mops.twse.com.tw 代號9940
成交量少,會讓許多財力弱仲介先收攤,而這些偏低成交量,可能會集中到大型的仲介身上,譲他們業績稍微好看些。

但整體交易量較前幾年減少是不爭事實。 高檔量縮常常是價格準備重挫的先兆,之前奢侈稅是鎖散戶籌碼,減少賣壓,而完全爽到不用閉鎖的建商,卻讓散戶投資客錯失逃命機會。接下來沒跑掉就是多準備現金或盡力保住工作來付房子相關費用,要有長期抗戰心理準備。

比較麻煩是人口紅利消失,台灣超高的空屋率,未來要賣誰? 可預見長期抗戰後,應該還會輸掉一大段價差,屆時代誌就真的大條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