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壓漸增,這次的都更違憲案會是引暴點嗎??

新成屋和預售屋大多握在建商手上
這類房子的目前情況
不用降=>前幾年賺太多,有本錢可以慢慢等
不能降=>一降價,買盤反而會觀望,等待更低價
不敢降=>已經買的人,一大部份是投客,一降價,沒多賣反而有被退屋的風險
因此,我想這部分的房價還可以撐一陣子,除非有建商出現財務危機,才有可能被引暴


至於公寓
大約已經出現第一波被套牢的人
去年都更風炒到高點買的人,應該是這波泡泡的首波陣亡者

中古大樓
如果是去年買的
如果現在"賣的掉",扣掉一些成本,大約還有機會小賺或打平
但現在的市況是要賣的人比要買的人多,賣不賣的掉還是一個問題
這類房子大約是接下來多殺多的主力


至於個案遇到盤子,就不在討論範圍了。
2013-04-28 13:5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都更違憲案
就我來看,房市要下跌,都更不是主要原因。下列才是主要因素:
1、利率大幅上揚,通貨委縮,物價下滑。
2、經濟衰退。
3、政策主導,大量供給。(這在土地有限的台北越來越難了)。
4、戰爭、天災、疫情等非基本面因素。(短期會跌,長期不一定)
房屋所有權登記移轉量
新北市 繼承+贈與 --總數(萬棟)
2011 7459+8755---1.62
2012 7807+10223--1.80 增加很快,贈與 首次超過1萬戶
2013 會增加更快

台北市 繼承+贈與
2011 6913+7945---1.50
2012 7351+9061---1.64 增加很快,贈與 首次超過9千戶
2013 會增加更快

2012年 新屋 繼承+贈與(萬棟)
新北市 1.80 1.80
台北市 0.95 1.64
雙北共 2.75 3.44

很多人誤解台灣人口已經嚴重老化,1949年國民黨遷台,1951出生人口才大增, 戰後第一波嬰兒潮開始

2013—1951=62

事實是,戰後第一波嬰兒潮才剛到達62歲,人口老化才剛開始加速,馬政府不得不處理勞、健、公保,退輔基金、國民年金、、、的破產危機。最近這幾年,繼承、贈與移轉的房子會更快速增加。

繼承+贈與移轉房屋,是世代的傳承,不用再忍受地主、建商、投資客、房仲的漫天要價。

2012在雙北市,建商已經輸了,全新屋移轉才2.75萬戶,繼承+贈與移轉房共3.44萬戶

輸了3.44-2.75=0.69萬戶 第一死亡交叉已經成立。

建商、代銷業者壟斷媒體、花大錢打廣告,才移轉2.75萬戶,裡面一定有不少是人頭戶(沒真的賣出去)和投資戶,都還要賣,還要賣到天價?

2012雙北的繼承+贈與移轉房屋共3.44萬戶,全台灣9.0萬戶,雙北的量就佔了38.2%,遠高於雙北對全國的人口比例了。

繼承+贈與移轉房屋今年持續在加速增加,幾年後就可能追上二手買賣的移轉量,也就是我所謂的第二死亡交叉,而在第二死亡交叉之前,房市大概早就很不一樣了,聰明資金總是走最快。
賣壓漸增你怎知...?
有什麼比較明確的數據嗎?
年度的太粗糙,至少要看到季度的。
最好說清楚點噢,不然假柏絲等下就會來炮你了
HiDoris wrote:
新成屋和預售屋大多握...(恕刪)


新成屋和預售屋當然不用擔心,因為不能都更後,未來需求更看好吧。

現在臺北市幾十萬戶30、40年以上的舊公寓,未來都不可能都更了,
這些公寓許多現在就已出現水泥剝落、漏水的問題,有些甚至鋼筋都跑出來了,
還是都更不了(參考臺北市八德路那件很有錢的褚姓房東不願都更案,他老兄
好幾間房子收租,自己住新大樓,而當地住戶所住的就是40幾年鋼筋外露的危樓)。
那再過個10年、20年,這些老公寓會變成如何的狀態?安全性還撐得住嗎?有責任的
中壯年人,為了給家人一個安全的家,會不想買間比較新的大樓搬家嗎?

所以現在的新成屋、預售屋,可以再等10年,等到老公寓變成50年,住戶怕到住不下去
就會來買,有什麼好擔心目前是空屋的?而且臺灣位處地震帶,將來40幾、50幾年的老公寓
被震到水泥掉下來的機會蠻大的,總會逼得老公寓住戶搬到有制震結構的新大樓的。

如果震到老公寓倒掉更好,因為這樣老公寓住戶就一定得買新房了,而且舊房即使倒掉,
要重蓋都未必蓋得起來,因為原一樓店面的會堅持重蓋也一定要分一樓店面、頂加的要
分多一點坪數,再加上嚴格的同意門檻,最後一樣重蓋不起來,一樣得去找建商買現存的成屋,
所以現在建商多蓋成屋怎麼會怕賣不出去?都更走不下去,就有市場呀!
公寓有降價嗎?
HiDoris wrote:
新成屋和預售屋大多握...(恕刪)
賣SONY W80

HiDoris wrote:
新成屋和預售屋大多握...(恕刪)


遠雄很能撐的呢!!!


gufan wrote:
如果震到老公寓倒掉更好,因為這樣老公寓住戶就一定得買新房了,而且舊房即使倒掉,
要重蓋都未必蓋得起來,因為原一樓店面的會堅持重蓋也一定要分一樓店面、頂加的要
分多一點坪數,再加上嚴格的同意門檻,最後一樣重蓋不起來,一樣得去找建商買現存的成屋,
所以現在建商多蓋成屋怎麼會怕賣不出去?都更走不下去,就有市場呀!



你講的天災我不是很認同
但是有部分我很認同,因為人性。

更遠一點的,如果舊公寓變成危樓,或真的垮了,建商不需跟你都更,直接一戶一戶跟你買"地",不賣拉倒。
原住戶通通都賣,我才買。不然不買。就讓廢墟廢在那裡。
到最後,稀有的土地恐怕還是會集中到有錢的建商、財團手裡。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