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屋和預售屋大多握在建商手上
這類房子的目前情況
不用降=>前幾年賺太多,有本錢可以慢慢等
不能降=>一降價,買盤反而會觀望,等待更低價
不敢降=>已經買的人,一大部份是投客,一降價,沒多賣反而有被退屋的風險
因此,我想這部分的房價還可以撐一陣子,除非有建商出現財務危機,才有可能被引暴
至於公寓
大約已經出現第一波被套牢的人
去年都更風炒到高點買的人,應該是這波泡泡的首波陣亡者
中古大樓
如果是去年買的
如果現在"賣的掉",扣掉一些成本,大約還有機會小賺或打平
但現在的市況是要賣的人比要買的人多,賣不賣的掉還是一個問題
這類房子大約是接下來多殺多的主力
至於個案遇到盤子,就不在討論範圍了。
新北市 繼承+贈與 --總數(萬棟)
2011 7459+8755---1.62
2012 7807+10223--1.80 增加很快,贈與 首次超過1萬戶
2013 會增加更快
台北市 繼承+贈與
2011 6913+7945---1.50
2012 7351+9061---1.64 增加很快,贈與 首次超過9千戶
2013 會增加更快
2012年 新屋 繼承+贈與(萬棟)
新北市 1.80 1.80
台北市 0.95 1.64
雙北共 2.75 3.44
很多人誤解台灣人口已經嚴重老化,1949年國民黨遷台,1951出生人口才大增, 戰後第一波嬰兒潮開始
2013—1951=62
事實是,戰後第一波嬰兒潮才剛到達62歲,人口老化才剛開始加速,馬政府不得不處理勞、健、公保,退輔基金、國民年金、、、的破產危機。最近這幾年,繼承、贈與移轉的房子會更快速增加。
繼承+贈與移轉房屋,是世代的傳承,不用再忍受地主、建商、投資客、房仲的漫天要價。
2012在雙北市,建商已經輸了,全新屋移轉才2.75萬戶,繼承+贈與移轉房共3.44萬戶
輸了3.44-2.75=0.69萬戶 第一死亡交叉已經成立。
建商、代銷業者壟斷媒體、花大錢打廣告,才移轉2.75萬戶,裡面一定有不少是人頭戶(沒真的賣出去)和投資戶,都還要賣,還要賣到天價?
2012雙北的繼承+贈與移轉房屋共3.44萬戶,全台灣9.0萬戶,雙北的量就佔了38.2%,遠高於雙北對全國的人口比例了。
繼承+贈與移轉房屋今年持續在加速增加,幾年後就可能追上二手買賣的移轉量,也就是我所謂的第二死亡交叉,而在第二死亡交叉之前,房市大概早就很不一樣了,聰明資金總是走最快。
HiDoris wrote:
新成屋和預售屋大多握...(恕刪)
新成屋和預售屋當然不用擔心,因為不能都更後,未來需求更看好吧。
現在臺北市幾十萬戶30、40年以上的舊公寓,未來都不可能都更了,
這些公寓許多現在就已出現水泥剝落、漏水的問題,有些甚至鋼筋都跑出來了,
還是都更不了(參考臺北市八德路那件很有錢的褚姓房東不願都更案,他老兄
好幾間房子收租,自己住新大樓,而當地住戶所住的就是40幾年鋼筋外露的危樓)。
那再過個10年、20年,這些老公寓會變成如何的狀態?安全性還撐得住嗎?有責任的
中壯年人,為了給家人一個安全的家,會不想買間比較新的大樓搬家嗎?
所以現在的新成屋、預售屋,可以再等10年,等到老公寓變成50年,住戶怕到住不下去
就會來買,有什麼好擔心目前是空屋的?而且臺灣位處地震帶,將來40幾、50幾年的老公寓
被震到水泥掉下來的機會蠻大的,總會逼得老公寓住戶搬到有制震結構的新大樓的。
如果震到老公寓倒掉更好,因為這樣老公寓住戶就一定得買新房了,而且舊房即使倒掉,
要重蓋都未必蓋得起來,因為原一樓店面的會堅持重蓋也一定要分一樓店面、頂加的要
分多一點坪數,再加上嚴格的同意門檻,最後一樣重蓋不起來,一樣得去找建商買現存的成屋,
所以現在建商多蓋成屋怎麼會怕賣不出去?都更走不下去,就有市場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