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種情形建商與代銷用的是什麼方法?

去年九月附近的社區型新成屋開賣,我因需自住需求去看了一下,最貴的代銷開價788萬,建坪65坪;50多坪的開價約660萬,我則是看上了一戶沒連接共用牆壁的約56坪,參考最近當地差不多建案的成交價,約一坪11~12萬左右,我願意直接出價660萬,但代銷說不可能,最少要7字頭,最後就不理我了,我也因沒急著要買房,所以就沒去注意。
最近上實價登錄網,心血來潮查了一下,竟然那建案登錄的成交價好幾棟都925萬,才過了半年耶!那時不是7百多就馬上成交了嗎?有可能原本開價7百多賣的不好,後來改開價9百多反而完銷?這是什麼情形呢?還是又有新的玩法來墊高房價?請高手指點一下,謝謝!
2013-04-26 15:28 發佈
社區在哪一縣市會有很大差別..
如果在桃園,我會說這是正常的....
左手賣右手要拉多高都行

一點都不希奇

而且還能做假像在實價登錄

這就是最新拉高房價的廣告策略

實價登錄目前可信度大概只有2~3成
這是在高雄的鄉下地區,我知道以前會這樣,是因為代款的關係,把報給銀行的成交價拉高,可以提高貸款的金額,但是現在實價登錄不是有罰則嗎?這樣不實登錄,難道沒有問題?或是以後真的要實價課稅了,那住戶要以高於購買價二百萬左右的價錢來課稅,這樣合理嗎?
不實登錄能罰多少?

一間能多賺幾百萬何樂而不為?

現再沒實價客稅以後也不會有

不然選舉那來那麼多政治獻金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