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人都知道 溫和的通貨膨脹會促進經濟
這是因為,當一樣商品價格持穩或下跌時
你會想說晚點買,無所謂,甚至晚點買,更划算 (3C產品)
當一樣商品上漲時,你會恐懼自己買不到
而失去理性,貿然搶進,內心有一種恐懼催促你
而有些東西,是不管他多貴你都"較必須買"的
例如: 房屋、食物、石油
房市,2008年迄今2013年
這種"買屋恐懼"特別的明顯
多數人、多數家庭都恐懼自己在大台北沒有安身立命的地方
深怕委屈了老婆、被岳母指責、小孩沒有好的學習環境
在這種心理狀態下,會較有購屋的慾望與衝動
2008年時,當時的房價也算貴
但與前幾年比較,當時並沒有搶購的現象
多數人處於觀望
現在回想
人似乎在安穩的情況下
不會想太多、有太多慾望
快樂的過每一天
房價漲20%時~(OS:建商是白癡嗎?誰買阿
房價漲40%時~(OS:早知道上次就買了...
房價漲60%時~(OS:恩!該跌了吧!沒關係,我等
房價漲80%時~(OS:房價是不會回頭的...我買!!
房價~???
畢竟我沒觀察過下跌的現象
就不再這說明了
最近看李佛摩的書
他說: 不要因為一項商品價格已經漲了一大段,就判定他會下跌(相反亦然
當有一列特快列車以時速60英哩朝我衝過來,我不會蠢到不跳離鐵軌
等列車過了,我隨時可以走回鐵軌(如近日黃金市場
我並不想去預測房市走勢
只是把我觀察到的說出來
或許我觀察到的與你不一樣
最後,希望回復有建設性一點
某大大別再貼房屋移轉量或人口紅利圖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