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身為一個未來的想要申請營造公司的小弟,發現未來路很難走..

計畫年底要開設一家營造公司
但卻發現小營造公司在現在台北現況,根本好像投入火爐一樣
手上雖然有很多案子可以競標,但經歷過幾個案子競標之後
發現連比較有規模的的公司也來競標比較小規模的案子
而利潤砍來砍去,小弟在這幾場沒標到的案子發現
利潤從一開始的8%->7%->6%,可能要從5%開始殺頭才有機會標到案子
更不用說還需要給中間人的仲介費用就佔去1%,
4%的利潤實在讓小弟覺得心寒,也很難維持公司的開銷
下包的價錢也一砍再砍,說真的也無法再跟它們拿到什麼差價了

說到這,非常憂心不知道接下來要如何走下去~~

在這po文的目的,是想請教前輩們,到底怎麼走出這一步的呢?
因為我的熱血及鬥志好像慢慢被這廝殺的戰場消耗殆盡了~~
希望可以聽聽前輩的想法~~
2013-04-02 15:4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公司 小弟
minnei95 wrote:
計畫年底要開設一家營...(恕刪)




換個地方吧 , 不要在台北人擠人 ..

spc1021 wrote:
換個地吧 , 不要在...(恕刪)



前輩的意思是往中南部發展會好很多嗎?
台灣人的強項
探底價,砍見骨
削價搶,畫大餅壓縮下游利潤
壓縮員工薪資,加長責任制工時
再不行,還搶不到案擠不出利潤
虧錢做,拖延下包請款時間
支付款項開長票期,換票再延
倒!!!跑給你追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yisn2jzw wrote:
台灣人的強項探底價,...(恕刪)



前輩說的真的是深入我心阿
利潤如此低的情況之下
我可以預期的是偷工減料及扣廠商款才有辦法cover下去

但偷工減料實在很昧著良心做事
現實的是,現在業主都很聰明,一次丟給5.6家營造估價
然後互相砍價

我上一張標案,6000萬的營造成本利潤抓6%,下包已經被我砍得哀哀叫,居然還有一家營造廠比我低300萬,大家真的都賺得很辛苦阿@@"

minnei95 wrote:
計畫年底要開設一家營...(恕刪)


我知道的是 很多大營造公司,分支出很多 員工股東自己開營造公司

也都做得不錯,可能是有經驗吧 剛開始是學校工程都跑去做

之後再接新建案,感覺各層人脈最重要

yeh105 wrote:
我知道的是 很多大營...(恕刪)



恩阿
現在很多線上的營造都是這樣分支出來的
但在現在的營造業,這樣的奇蹟好像已經很難再創造出來,
我認識一個朋友在一家大營造廠待,原本也是想要自己跳出來作,畢竟客戶他已經很熟了,也有一些本,但後來放棄的原因是,利潤太低壓力又那麼大,繼續當主管一年的年薪也不會很差

minnei95 wrote:
利潤如此低的情況之下


這應該是市場『全球化』後的常態吧?

各行各業都嘛一樣,應該不限『營造業』吧!

加油嘍!
minnei95 wrote:
我認識一個朋友在一家大營造廠待,原本也是想要自己跳出來作

何必拘泥出來做就一定要開營造廠?????
營造廠要是沒做好管理...
賠錢會賠到讓老闆不知不覺..莫名其妙..

我也是在營造廠待過..後來出來自己做
只不過我是去開挖土機
殺頭生意有人做
賠錢生意沒人做
人在甚麼狀況下會鋌而走險
沒有利潤,當然會偷工減料
只是出錢的人看不清罷了
沒錢賺,放給他倒,擺爛是一定的
每個人都想佔到便宜
誰來吃虧呢
守規矩的吃虧
怕的吃虧
膽小的吃虧
敢的夾去配
也就是這樣
我們的國內的施工品質才沒辦法提升
誰要去研發新工法阿
舊工法便宜熟手,何必浪費工時去做新嘗試
紅海市場
誰佔了便宜
消費者嗎
其實到最後
大家都輸了
出錢的輸了品質
承攬的輸了利潤
這個答案無解
民族性如此
你看滿街的吃到飽
開了又倒倒了又開
就知道了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張胤妃

那麼錢到哪裡了 飯局嗎 喝花酒 買名錶名車股票賄絡嗎

2022-01-07 5:47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