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房屋權狀的問題 懇請前輩指點

是這樣的,最近我看到一個滿喜歡的房子 是新成屋 銷售小姐跟我說
銷售面積44.5坪(不含車位),室內實際使用面積30.5坪(私有+附屬)
這樣算起來公設比31%,但是小姐說實際交屋過戶的權狀是登記51坪(不含車位,大公15.9坪 小公4.57坪)
那這樣算起來公設比高達40%.....可是公設只有一樓大廳 並沒有閱讀室 健身房 游泳池等...
請問一下 這樣有任何陷阱嗎? 小姐還說多過戶的5~6坪 都沒有多收錢....

銷售小姐是說 原本建案規畫30戶 後來改為15戶,所以平均分攤下來的公設比就增加了
請問這樣是正確的嗎??

建案的基地面積是133坪左右 地下2層 地上8層

懇請對房屋有研究的前輩 幫小弟看一下
2013-01-25 13:22 發佈
請問你有買車位嗎?
如果有買車位的話,車位會和建物登記在同一張權狀內,所以建物權狀的坪數會含車位的坪數
公設比到40%真的是太誇張了,所以要先確定你到底有沒有買車位,
會登記在公共使用的部份不是只有你看得到的大廳,或是健身房.閱覽室之類的,
包括你自己那一棟的電梯間.安全梯間.屋突水塔.蓄水池(以上算當棟小公).電信機房.變電室等不勝枚舉,
全部都是包含在公共使用部份內,
另外你的社區總戶數多嗎?如果戶數不多的話,但這些公共使用部份都是必需的,
那每一戶分擔下來的面積比例絕對會比戶數多的社區要來得高,
照理說公共使用部份的面積及內容都會明列在銷售契約內,
只要沒有不符,基本上買賣就是雙方合意,也沒有什麼好爭議的
舉個例吧!我住的社區有健身房.閱覽室這些公設,每棟有2座安全梯間+1個電梯間,一層2戶,
社區總戶數113戶,公設比也不過才28%

公設比的分擔是按每戶面積去均攤的,我不知道板大說的戶數減少,
是門牌號的戶數減少但卻將2戶合併為1戶,還是真的是實質戶數減少,面積不變,
前者公設比不會有變動,但後者這種情況就真的會造成公設比大幅提高

lendlice8250 wrote:
是這樣的,最近我看到...(恕刪)

yeng131 wrote:
請問你有買車位嗎?如...(恕刪)


嗯 會買1個車位 車位登記是4.84坪
該建案總戶數很少 一整棟(地下2層 地上8層)只有15戶而已,一層樓只有兩戶
銷售小姐是說 該建案當初規劃要蓋地上16樓總戶數30戶,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改成地上8樓 總戶數減少為15戶。所以實質戶數減少,就會多分攤到一些公設的權狀面積。但是建商說多出來的部分 並沒有收錢 是送給買的人.......有這種好康的事情嗎XD 我笑了....
16樓改成8樓,
公共設施也會很顯著的減少,
8層樓的電梯大樓只要設一隻電梯,公設大不了32~35%,
有種你被唬的感覺~~
就算他現在不跟你算錢,
你以後要賣的時候怎麼賣?
誰會買一個公設40%的房子,除非你也要"砂必屬"給別人
我就你目前給的資料幫你算了一下,公設比大概是在33%左右
計算方式如下,請參考:
建物權狀面積含車位為50.97坪(30.5+15.9+4.57)
但你說有買一個車位4.84坪,通常車位是會被登記在大公的部份,也就是有買車位的人,同樣的室內坪數,其大公部份登記的持分會較沒有買車位的較多,
所以你的建物不含車位坪數應該是50.97-4.84=46.13坪
同樣的大公的面積也應扣掉車位的坪數來計算才準確,所以實際的大公面積應為15.9-4.84=11.06坪
不含車位的大公+小公合計為11.06+4.57=15.63坪
公設比=所有公共使用面積/權狀登記面積=15.63/46.13=33.88%
不知這樣算你有比較清楚嗎?

我這樣算只是就你目前提供的面積去抓,可能還不是最正確的,
如果你有權狀或謄本的登記資料,上面有持分,我算出來的公設比才會是最準確的


lendlice8250 wrote:
嗯 會買1個車位 ...(恕刪)
一個同樣大小的車位在權狀中從 4-20 坪我都看過,
而且還分在好幾項中.
我的發言大都是哈拉而已, 如有得罪不要太在意。
這就要看建商登記時有沒有把車道的持分單獨灌在車位中,
如果有的話,那車位坪數絕對是有可能到20坪的,
但實際上一個大車位的面積也不過就是600*250=150000平方公分,換算成坪數後約4.5坪,
但還有其他車道和大公的部份,停車位也是要依面積來分攤的,
所以通常也是要看地下停車場全部的面積(需扣除其他大公後的面積)/車位數來算的,
不過車位通常是以單價計算,也就是一個車位的價格是固定的(例如一個車位100萬),而不是和房子一樣依坪數來算錢的,
只有不專業的仲介會把車位坪數和房屋合計,然後騙買方說一坪單價有多便宜,
其實扣掉車位本身的價格後,房價都貴得離譜

devine wrote:
一個同樣大小的車位在...(恕刪)

yeng131 wrote:
這就要看建商登記時有...(恕刪)



謝謝各位熱心的網友幫我看

我把權狀以及小姐的計算拍起來 請各位幫忙看 看看是否哪裏很奇怪



你是坡道平面車位還是機械車位?
假如是前者的話,那車位坪數不可能只有4.84坪,正常應該8、9坪以上,也就是你多出來的那些公設的坪數實際上是包含車道的部分。不過到底是怎樣也沒差了,重點是你有沒有買貴?你是花44.5坪的錢買的,還是花50坪的錢買的?

以我來看,假如你是坡平車位的話,那公設坪數算正常,有問題的反倒是雨遮,你的雨遮會不會遮太大了呀?主建物才20來坪,雨遮居然快5坪,假如你買的時候沒有好好砍價的話,那你以後要賣一定會被大大的砍一刀的,合理的雨遮差不多佔主建物的1成以下,也就是小於2坪,你這個多了3坪的虛坪,應該要用41.5坪去計價。
把公設建號的測量成果圖調出來就知道是包含那些咚咚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