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中某區
本來去年幫朋友找房子,看到了間三十幾年透天
概況是:前巷弄約一米半寬、需大修,雖地坪算大,但整體條件實在不好
A房仲開價350萬,實際去看了以後,認為這樣的條件大概超過300不值得買
A房仲也說有人出300,但屋主不賣,大約330屋主應該會肯賣
後來也就不了了之
隔了不到一年,看到B房仲的海報,發現又是這棟透天
只是開價變成了480萬
大家常說買房從六、七折談起
480*0.7=336
是房仲迎合大家的心態嗎? 擺明開高價讓大家來殺再讓買家以為賺到
如果買家七折買到那還OK算行情價,但經過房仲以各種理由盧說再加一點,
或許7.5或8折成交,買家心態上還是覺得有殺到價,但基本盤就這樣又疊了上去。
很多房屋就是這樣換了又換,疊了又疊,只等那一個願意出價的買主
也不想想大部分民眾都是辛苦的上班族,這樣一價差又是幾十萬
這多出來的幾十萬,要存多久呀!
另外據悉,這棟透天其實已經賣了7、8年有了,還沒賣出去
而且十幾年前有人自殺過
但看屋的過程房仲有提嗎?
沒...有...
普遍來說房價以這樣的手法疊高或許已經變成常態
想買房的朋友還是要多比較行情,多探聽房屋的過往
請大家直接無視開價和打幾折,
2000萬打5折 和 1000萬不打折 有什麼不同?
難道同樣的一間房子,2000萬打5折就買得很爽,900萬不打折就覺得很貴?
每個仲介每個屋主都有自己的開價策略和想法,
越在乎開價打幾折,就越容易掉入開價打幾折的陷阱,
認為合理成交價是多少就出多少價,
管他開價打幾折。
看到這一篇很多人的回文就很好笑,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3162900&last=41300362
連樓主買的房子長怎麼樣都不知道,就在那邊建議樓主出多少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