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到一個建案
還蠻喜歡的
但是它是建設公司跟地主的合建案
其中約一半的戶數都歸地主所有
這種建案
各位大大會考慮嗎
有何缺點呢
dove wrote:
很納悶~ 這問題看到幾次
地主戶多與少對集合式住宅有啥差別
你還是住你的一層樓,他也住他的一層
你的一票跟他的一票也沒有啥差別
買進來的管理費就算1坪100,跟地主戶繳的100有不一樣嗎?
還是覺得買進來的人比較高尚,地主戶比較低微
比錢多錢少地主戶可能比買進來的還有錢哩~
那是你剛好沒碰到問題吧
當建案不大,地主戶佔有一定比例的時候
管委會的大權機乎都會被地主戶掌握
到時候所以管委會運作與發包都包給自己人的時候,管理費被A掉的數字不是你能想像的
yossian wrote:
當建案不大,地主戶佔有一定比例的時候
管委會的大權機乎都會被地主戶掌握
到時候所以管委會運作與發包都包給自己人的時候,管理費被A掉的數字不是你能想像的
前後文立場矛盾,簡單的說就是杞人憂天
既然建案不大,地主戶又佔有一定比例,那就表示戶數少,連帶的管理費就少
你以為有多少地主戶會閒到要去當那種沒錢又沒權的主委?
能A的數字用手指頭都數得出來,何必想像?
管委會要有大權,前提是建案戶數要夠多、管理費總額要夠多,這時候地主戶能占多少?
如果是空地建案的地主戶,只是所有權給地主,不代表地主會自己住,地主戶最後通常還是轉賣
如果是拆除改建的地主戶,這些地主戶願意繼續住一起當鄰居,表示這些鄰居相處還算融洽
(相處不融洽,改建時可能就選擇拿錢搬走,或是改建後直接把房子賣出)
與其計較地主戶有多少,還不如計較鄰居的素質比較重要
我不收PM、我不看PM、有事不要PM我
yossian wrote:
當建案不大,地主戶佔有一定比例的時候
管委會的大權機乎都會被地主戶掌握
到時候所以管委會運作與發包都包給自己人的時候,管理費被A掉的數字不是你能想像的
這些問題應該跟是不是地主戶沒有直接關係
過個一兩年,住戶間也是物以類聚,你說的問題一樣會發生不是嗎???
gtbgtb wrote:
還有鄰居素質問題...
如果地主戶都是舊公寓改建,這些地主沒住過社區大樓,對社區規範可能沒有sense...不會為了大眾福利努力...
之前看過一些案子,大多都有許多問題...
這些地主在社區內占多數,許多住公寓時的"好習慣"會直接copy過來(如梯間放雜物,管理費沒交過不交等等...),可能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當然不代表全部地主都這樣...
好鄰居很難找的...
你能保證買進的住戶都很OK?????
這跟是不是地主似乎也扯不上邊,倒是跟個人人格比較有關係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