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4口家庭大概須要30坪的生活空間才勉強維持生活品質!30坪的房子含公設大約40坪,以台北市一坪大約80萬來算,房價約3000萬,除了早年就在台北有房子的人以外可以利用換屋來買以外,一般薪水家庭如何能有能力來買!?就算勒緊褲帶買了,還有能力做其他消費嗎?經濟怎麼可能有機會好轉!?結果錢全進了無良開發商、媒體跟政客口袋!
很抱歉,後來才發現一部分文字不見了:
房價崩盤除了上面提到的人,會造成民眾損失?除非你拿房產做理財工具,不然跟本沒有影響,再換房,成本也低了!
怎麼做?對建商查稅,緊縮對建商融資,高額空地稅,全面地價調查登錄,依調查結果課稅,回復舊有土地增值稅制度⋯,辦法多的很,最重要的是,政府真的有這樣的認知?
~~~~~
事實上有些網友在回文上面已經提到重點了,重點就是不要讓房地產成為理財炒作的工具。事實上房地產經過不當的炒作之後,許多行業的成本都會提高,唯一比較容易替代的就是人力,所以工資就會越來越地,因為,老闆的錢是一定要賺的!
有些網友提到,崩盤會造成經濟泡沫....事實上,您提到的這些例子,應該是倒過來吧?!經濟泡沫撐不住房價了,所以造成崩盤,這樣的狀況的確是一個災難。不過如果倒過來,刻意的去造成房價的大幅下跌,那狀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您提到的企業倒閉、員工失業....,這些結果,事實都僅僅侷限於某一些行業而已,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不會那麼大的!
至於要崩到時麼樣的程度才行,如果哪天房地產不再受到"投資客"的青睞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市場價格,就是所謂的合理價格。至於現在的"行情"是真的市場價值嗎?!坦白說,不是!就跟油價一樣,現在石油真的快枯竭了嗎?!沒有,只是因為有人大量印製貨幣,美其名是要振興經濟,但是照著資本主義的走法,過量的發行貨幣就該造成通貨膨脹,只是現在這些讀過歷史的政客,會用總總方法,避免通貨膨脹的發生,而這樣一來石油、房地產這類的經濟商品就成了熱錢的去處!房地產本來就不該是理財商品,就跟糧食、水、燃料一樣,本來就不該是被炒作的產品。
至於房價跌了以後,就會有另一票人進場去炒做嗎?!如果制度夠好,炒作不會有高額獲利,那自然就不會有人有興趣。熱錢可以去炒股市,而這才是本來該成為理財商品的,還會促進景氣呢!
至於經濟要好,坦白說,不是房價崩跌就會變好的,但是房價崩跌會提供更多可流動的資金,對於整個社會的經濟絕對是好的!事實上經濟要好,要看的是"產品",台灣多年來的鼓勵的產業,事實上都是一些長腳的產業,也就是說,當人工便宜,生產成本(包括廠房土地)便宜的選擇的時候,他們就會出走。事實上以台灣的天然環境來看,唯一可以發展的就是觀光,但是看台灣的觀光產業,永遠是只賺一次錢的心態,怎麼可能有好的發展?!看看其他國家觀光發展得好的,那個不是由中央精心規劃,高度整合的結果?!
小弟我不是什麼專家學者,只不過是一個領薪水的小老百姓,所以也沒有什麼數據來佐證。不過放眼現在的政府,這麼多的專家學者,如果他們真的有用,提出來的方案有效,那台灣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了是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