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沒有實價課稅~實價登錄真實性有多高?

如題~如果沒有實價課稅的話~那建商或賣家是不是可以隨意登錄浮報來抬高價格啊?

反正只是網站上面的資料,實際上國稅局並沒有依照網站上的資料去課稅~

這算不算是另一種哄抬房價的方式啊?
2012-10-18 14: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真實性

eadison.liu wrote:
這算不算是另一種哄抬房價的方式啊?


如果不實價課稅and短期內交易所賺的錢提高稅收%數的話

這就變成投資客的哄抬價格手法之一而且是政府認證的唷

左手賣給右手,不就提高價格了嗎? 反正只要稅課的少,最後還不是賺賺賺

eadison.liu wrote:
如題~如果沒有實價課...(恕刪)


0%
別急•••
實價課稅應該等軍公教人員的公保退休制度中,拿稅金給他們按月領八成薪領到死先廢除後,再來慢慢處理。
現在不在公家打工的人沒遺產或長輩資助的話,沒業外收入是幾個人買得下新房子?
所以交易量繼續萎著,自然就會出現更動人的景致•••
房價拼命開高,租金用力折扣,這樣的事是歐美國家或日本這些曾經有錢國有過的嗎?
臺灣真的是大戶人家蠻多的,三七五減租或耕者有其田這樣的殺法也只是洗掉一些沒囤金條的小富而已。
地價今天弄垮了改天再炒不就贏囉。
非自用住宅如果在一年內轉手,則課徵15%的奢侈稅;
在一至兩年間轉手,則課徵10%的奢侈稅。

實價登錄申報不實可對申報義務人每次罰3~15萬元
tuckjason wrote:
非自用住宅如果在一年內轉手,則課徵15%的奢侈稅;
在一至兩年間轉手,則課徵10%的奢侈稅。

實價登錄申報不實可對申報義務人每次罰3~15萬元


每次罰3~15萬~感覺好像有點輕~如果登錄和實際交易差個幾百萬,被罰個15萬,應該也不痛不癢吧!

如果是以抓到的實際交易價格的%數去算(例如被抓到的實際交易價格的10%當罰款)

那應該不會有人亂登錄吧~
買賣時的價錢就會對買賣雙方課到稅....

今天你是買或賣的一方....你會想給對方佔便宜嗎?

報低對賣力有力...但對買方以後賣價不利... 也對以後賣房增值稅增加...就是賣家把他應繳的增值稅變成買家以後賣房時要繳...

報高賣家要繳比較高的增值稅.....

也要看代書願不願意為了你們買賣雙方而去冒著偽造文書的罪名去登錄假的價錢.....


我相信還是會有人去鑽法律的漏洞...

但就大部份而言...去改登錄價還是要冒風險的...
先不談實價課稅,來談談人的心理好了,
買一房,一千萬自住,我有三個選擇,一是報高、二是報低、三是實報,

選一:
如果有要賣出,高報一千二好了,但是周遭皆約買一千左右,高報一千二等於無意義,
要嘛被隱藏,要嘛被笑盤子,而且將來買家也是用周遭平均行情估價,不會拿你的高報價當作買價,
除非集團式哄抬某段區域,讓這段區域行情上漲,均價提高,不然一人抬價實屬愚蠢。

選二:
低報就是要躲實價課稅的機會比較大,但是如果將來有要賣出,那吃虧的是自己,
而且低報並沒有好處,貸款反而貸的比較少,少了現金可以留預備。

既然一跟二有那麼大的缺陷,當然只能選三,正常思考過後,應該也會選三,
買多少報多少才是最好的選擇。

eadison.liu wrote:
如題~如果沒有實價課...(恕刪)



要短炒的人會報高
要長居的人會報低
話說...發現實價登錄的資訊不是很正確!
某長輩是地方上消息還算靈通的人士,每每跟他聊地方上哪個房子在實價網上的價錢時,都會被吐槽網路上都是假價錢。有蠻多都被高報。買方高報似乎是都為了多貸點房貸、同時墊高房屋的價值,以利將來轉手。
這套實價登錄機制的漏洞太多了,政府只作半套,等於變相協助炒房?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