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房價不能像股票市場一樣設個上限?

加權指數超過8500點就要課證所稅,為什麼房價不這樣做呢?
台北市超過一坪70萬的房子,就直接課奢侈稅,這樣做奢侈稅
也不會轉嫁到買方,不就可以達到調控房價的目的了嗎?
2012-10-16 22:57 發佈
賣方賣掉是拿錢的人。買方是出錢的人。
為什麼不會轉價給買方?
就跟實價課稅一樣。
大部份狀況下,增加成本賣方頂多賣不掉繼續自住或租人。
買方要買就得負擔課稅成本。
簡單的推論,偏偏一堆人不懂。

除非賣方無法負擔成本,就會崩盤。
簡單想,政府會希望像日本失落十年嗎?
崩盤的政策就像利劍,不但傷人,更傷自己。
奢侈稅是選舉壓力下的產物,心不甘情不願,不用寄望太高,只是景氣因油電雙漲快速搞垮,奢侈稅成代罪羔羊。

從金融面限制房貸建貸效果才會大,且可及時減少些呆帳風險。近來台灣房地產是靠借錢堆起來的,不然這種高空屋率,高房價、低收入,房價早就垮了。空屋率快20%,跟西班牙、愛爾蘭有拚。

至於會不會跟日本一樣,不是台灣政府想不要就不要,目前看,台灣是沒能力遏止。自己放縱甚至鼓勵房地產泡沫吹大,就會有這種結局,是先有因才有果。泡沫越大,傷害越大。

現在房價也不用調控,激情過後,大家開始冷靜,房價自然原形畢露。

panavia661009 wrote:
加權指數超過8500...(恕刪)
講了一堆,怎麼不提到通澎?

怎麼不提到都市化?

怎麼不提到低利率?

怎麼不提到政府的公共建設?

怎麼不提到游資氾濫?寬鬆貨幣政策?

這些都是都市房價不斷升高的原因。

只要這些條件存在,都市房價就會繼續往上漲。

你說的這些題材,幾乎都已經反應在當前房價。
現在是
通膨到曰常生活物品,支出增加,更負擔不起。

低利率也是要付吧,那本金呢? 房價越高借越多,負債越高。

一堆人越搬越遠,被逼去郊區甚至桃園,怎麼都巿化?

現在政府缺錢到高速公路收費丶補充保費、房地產相關稅等等都好,已到飢不擇食境界,加上一堆什麼保準備破產,能有多少公共建設餘力,不要再拔毛譲你支出更多就萬幸。

貨幣再寬鬆也要負擔的起,或是願意去負擔,日本一直都很寬鬆,游資泛濫,面對泡沫後跌跌不休的房地產,20年來幾乎是怎麼買怎麼套,房地產投資成為燙手山竽,很沒吸引力,許多都跑到海外投資。

所以說,要自住等低再買,投資的先想清礎。



ranmaa wrote:
講了一堆,怎麼不提到通澎?

怎麼不提到都市化?

怎麼不提到低利率?

怎麼不提到政府的公共建設?

怎麼不提到游資氾濫?寬鬆貨幣政策?

這些都是都市房價不斷升高的原因。

只要這些條件存在,都市房價就會繼續往上漲。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