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度假回來,收到朋友的資訊,一些信義計劃區內的房子開價紛紛大幅下調,有的開價跌到50多萬/坪,問我要不要買,我是說台灣房地產前景不佳,我已經很夠住,再跌也不會出手,但版上有自住需求的可慢慢等機會買,這次不用怕買不到。
台灣之前只會炒房地產,炒到產業沒升級,炒到空屋率超高,炒到年輕人快活不下去,人口紅利又消失,房地產可能會進入很長期的不景氣。加上政府缺錢,房屋相關稅負未來會不斷上升,就投資觀點,何必去背一個只會跌,又折舊,需要維護費,且稅負不斷升高的房子。房地產總價高,賠個一百萬輕而易舉,還不如拿去旅行,增廣見聞,頂級旅遊團可能還不用花100萬元。
有些建商在駡當今政府,很不厚道,這個政府已是最挺建商,2008年後一堆明助暗助政策,給他們多續命(或是說逃命) 4年,讓房貸建貸暴增到GDP 5成,風險變相轉嫁給國家,走西班牙模式。連奢侈稅,都設計讓買家閉鎖1 到 2 年,減少賣壓,短線有利建商出貨。(以後有空再來討論奢侈稅中一些高超設計),都這麼幫,房價也炒這麼高,是自己貪心,沒成功高價出貨給小老百姓,卻駡政府,政府何其無辜?
南韓很早打壓房價,創造個Samsung在國際上攻城掠地,台灣只會搞房地產,連電子業大亨都撩下去,錯失產業升級機會,淪落到許多產業無薪價、裁員一堆,收入減少,更炒不動房地產。 中國也在走類似道路。歷史上還沒有聽過靠炒房地產能成功國家,倒是有很多經濟被炒房地產搞垮的國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