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翔建設只憑4個建案,前三季獲利近50億 全年預估稅前賺70億
稅後eps18元 .
真的是賣一間賺一間,以三峽的皇翔玉鼎成交價近30w/坪,看來成本真的有可能如傳言所說只有13-15
那些四大慘業虧成這樣真是情何以勘,何不像葉國一一樣轉戰房地產.
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
但是偏偏房子又不像買杯咖啡,太貴就不要喝就好,問題就是再怎樣還是要住
如果在薪水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房價是暴漲好幾成,這樣人民的生活痛苦指數是倍數的增加
相對對大多數人來說可是一輩子的負擔,也影響了大家一輩子的生活品質
但是就電子業來說,賺五十億就不是從一般老百姓手上拿走,而是從其他國家賺回來
相對的產業越成長越蓬勃,不但可以從外國人手上賺回來更多的錢,也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同時整個產業發展提升,薪資水平也就相對提升,自然人民的生活品質也可以提升
過去二三十年來的竹科電子業不就是這樣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嗎?
現在我們口中恨得牙癢癢的韓國產業不也就是這樣嗎?
只是不知道怎麼回事,現在的台灣變成整個倒了過來,房地產持續的炒,房價繼續漲,
這樣內需蓬勃的假象,造成最後薪水漲不上,就像一個氣球越吹皮越薄,最後就只有爆了
或許我們在抵制韓貨時,也可以順便學學他們的長處,韓國也有大建設公司
但是這些建設公司許多都是國際級的,更參與了許多全世界有名大樓或是金融區的設計與規劃
並不像台灣的建築業就是專門從百姓口袋掏錢,然後整天對著政府喊話而已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wrote:
非常認同大大精闢的見...(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