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房市 , 有感經濟 , 社會公義 , 刺激消費

定個法就成了 :

1. 非個人戶與境外/外資禁止購買住宅 ,
2. 全面實價登錄 , 藉由政府系統購買才能完成房屋登記 ,金流過程強制經系統
3. 一年內買賣房屋超過一次以上 , 五年內超過二次 , 三十年內超過四次 ,課徵成交額50%以上所得稅
4. 擁有自用住宅三間以上 , 每年課徵鉅額房屋稅(>20%)
5. 緩衝期六個月

看看是不是:

1. 房仲生意興隆
2. 房屋大幅降價
3. 人人買得起
4. 多餘資金被迫要投資
5. 市井小民平白少繳數百萬房貸有閒錢消費振興經濟

拚人民有感經濟 , 減少不事生產只想錢滾錢的情況 , 遏止貧富差距擴大
2012-09-28 15:59 發佈

大大所提之措施立意雖好,可惜1.3.4都能用人頭/紙上公司來破解,一樣抓不到

2.要實施的話不就是仲介都可以關門大吉了? 應該也不可能吧
最近很多訊息顯示房地產飆風再起,政府寧願犧牲低階勞工的吶喊也要拉拔經濟成長,股市因證所稅這門神讓全民興趣缺缺,QE3的資金唯有導入公共建設,一樣也拉抬建設中區域的土地價格。這次政府學乖了,為少數人的公平正義只是讓全部的人都陷入不公平、不正義的境地,獲得全民挨罵的不滿聲中,所以這次政府強力在經濟建設中作多已不言可喻了。桃園航空城、高鐵經濟特區等最近宣佈相繼要投入建設,我太太的二個哥哥去年或是前年,當初以每坪1萬買了5000坪,這下賺翻了,聽說現在已漲到每坪7、8萬元了,以錢滾錢真的太好賺了,但先覺條件是你要有錢,沒錢、一切免談。現在印鈔票像在印紙張一樣,還不學學政府高級官員,多抱房地產、土地與一些現金,不要買股票,有人還在幻想實施實價課稅這種假議提、利率漲這種假假設,看看政府高官與立委諸公就該有所體悟了吧!要不是現金不夠、借貸不易,還真想衝進去再買一間呢?還有,投資客一直都在,因為他們的職業就是投資客,不做他們的專業要他們做什麼呢?所以不要幻想市場上的投資客會退場,他們是看時機辦事的一個群體,所謂利之所趨,就像秃鷹一樣,不會獵食,至少會吃腐肉,不會浪費可以填飽肚子的拾食物。再提一次,老子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現在大家看到的貧富不均情況是不是愈來愈嚴重呢?知道老子的厲害了吧!

raffles33 wrote:
定個法就成了 :

1. 非個人戶與境外/外資禁止購買住宅 ,
2. 全面實價登錄 , 藉由政府系統購買才能完成房屋登記 ,金流過程強制經系統
3. 一年內買賣房屋超過一次以上 , 五年內超過二次 , 三十年內超過四次 ,課徵成交額50%以上所得稅
4. 擁有自用住宅三間以上 , 每年課徵鉅額房屋稅(>20%)
5. 緩衝期六個月

看看是不是:

1. 房仲生意興隆
2. 房屋大幅降價
3. 人人買得起
4. 多餘資金被迫要投資
5. 市井小民平白少繳數百萬房貸有閒錢消費振興經濟

拚人民有感經濟 , 減少不事生產只想錢滾錢的情況 , 遏止貧富差距擴大


生長在台灣,不要那麼天真...

套句日本人給台灣人的評價,貪財,怕死,愛做官...

沒一個政治人物會支持你....

我討厭日本人,但他說的是真的,台灣人太不爭氣=.=
冷靜點 wrote:
大大所提之措施立意雖...(恕刪)


若全都實施自然不會有人頭問題 , 打折扣就行不通了, 至於二的部分只是還要將仲介系統後台與政府系統連結 , 生意照樣可做

不過當官的不管哪一黨都跟財團牽扯太深 , 確實是沒人敢做啊

當今政府若要在任期內真的交出一番局面 , 在目前沒連任壓力下只看有沒有心放手一搏了

否則若只要流於數據美化 , 像最近停止調高最低工資就是目光短淺為了幾個小數點的位數而犧牲人民的感覺

當一個政府提不出大刀闊斧的政策 , 只想對幾個零頭點數斤斤計較以便有所謂"成績" , 實在可悲也不存希望

在歐洲已有許多學者力主不再以經濟成長率做為國家KPI , 轉而關注的是小老百姓的實質感受(薪資成長/物價壓力/房貸/工作...)

到底救經濟是為了企業還是人民? 若救經濟卻苦了人民肥了財團 , 那經濟是否仍是最重要的指標?

以目前政府帶頭壓低的勢態 , 助長無競爭力資方壓低勞工的藉口

長痛不如短痛 , 狠斬無能企業 , 減少飽和市場壓力 ,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這其實沒有減少大多人的利益 , 只是讓貧富差距不再因輕鬆炒房滾利不事生產而加大

大家把錢投在需要投資的地方 , 也有錢消費更多的東西

雖然....這幾乎不可能....因為台灣大多企業居然連強大工會都沒有

可能要自組民黨或工黨之類的以實際選票才能有所改變吧
這位大大…您太異想天開了

基本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第一、很多事情用人頭戶就可以解決了

第二、在資本社會裡,沒辦法去限制一個人可以買幾間房
EX : 東海大學旁的包租公,有上百間套房,但每間價值不到80萬

第三、幾年內賣幾間房,賺多少…
同上,台北市一間五仟萬,價差5%的利潤 = 250 萬
高雄的一間800萬…他要賣幾間才能賺到 ??

第四、地主戶??

事情不是像檯面上那麼簡單的…

大大想的到的…
仲介、投客連想都不想用就破解了


其實那一國人不是貪財,怕死,愛做官。日本戰敗,除了部分自殺進神社,天皇也是活的好好的,很多日本人也活的好好的。 只是有的人比較嚴重,有的人比較輕微。

台灣人長期受人統治,長期受外來統治者分化治理,鼓勵勇於內鬥造成不團結而好統治,長期貶低本土文化,讓台灣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失去自尊好控制思想,加上大中國主義洗腦,造成國家認同模糊,缺乏像日韓的國家集體意識,連跟我們有競爭的韓國貨都有台灣人捧上天,我幾乎沒看過韓國人用台灣貨。

台灣人不輸日本人,但要走出以台灣為主體的自己格調,有像南韓想超越先進國家決心。對自己要有信心。

倒是你說對了,這政府很替財團想

msiwilliam wrote:
套句日本人給台灣人的評價,貪財,怕死,愛做官...
(恕刪)

Lookysonchang wrote:
最近很多訊息顯示房地...老子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現在大家看到的貧富不均情況是不是愈來愈嚴重呢?知道老子的厲害了吧!(恕刪)

所以您指出了「天人對立」階段,後頭天人之分和天人合一若不搞清楚,可能是只能被天道給無情的抹殺掉喔。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