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實假登陸的另外一個好處--交易量無法做假

常常會聽到房仲說

某某地方的房子成交囉!

最近這地方又成交了N間房


但是實際上 經常都是屋主覺得現在不好賣 就先不賣了

還是屋主沒啥理由 反正時間到就是不想賣了...


高單價的門牌 一間仲介一年能成交兩三間就很厲害了!

看看今年四維路的中古屋成交幾間? 瑞安街 忠誠路一段又成交幾間?

資料查一下 會發現少的誇張...房地產的成交數字都是靠一些低總價的新建案套房跟小二房在撐

常常仲介會跟妳說 某某地方房子被買走了 又賣了多少價格

但是這些話術 之後就不太能用了..

反而大家會驚覺 原來真正能成交的數量是那麼少...

大部分房仲網的物件 都是萬年掛賣 仲介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2012-09-09 10: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交易量 好處

rsc1234 wrote:
常常會聽到房仲說某某...(恕刪)


前陣子在林口看房也是如此, 仲介總是說他成交了多少間, 當我成交時... 只不過是該店這個月的第2間(近月底)...

sebastian' 9000萬 wrote:
前陣子在林口看房也是...(恕刪)


這還是低總價的

那些2500萬以上的台北市中古屋

要賣沒那麼簡單啦

但是房仲會一直跟妳說 這些房子超好賣

你買了以後 後面還一堆人要跟妳捧錢買...
捧著錢來買= =?

這種話現在還有人會信嗎?

一聽就矛盾.....

講的買方好像都白癡.......

能買得起2500萬以上的智商應該沒那麼低吧




rsc1234 wrote:
這還是低總價的那些2...(恕刪)
感謝民進黨 低薪 = 省好多人事費 高物價 = 成本沒變 , 賺超多 高房價 = 賣一戶賺幾百

Requiem for a DREAM wrote:
捧著錢來買= =?這...(恕刪)



一年前多 台北市都更題材還是很夯

有間中正區 紀念堂附近 45年的老公寓

土地持分有14-15坪吧

屋況就是個鬼屋...

但是居然有三組投資客搶買 喊到4000萬...(邏輯是一坪土地300萬...)

現在看起來好像很笨 但是你別太高估人的判斷力..


量價都透明化

房仲失去資訊優勢

利潤要從何而來?
huron wrote:
量價都透明化

房仲失去資訊優勢

利潤要從何而來?...(恕刪)


房仲不就是賺服務費,只要有人肯買有人肯賣就好,個人覺得實價登錄對房仲影響不大。
仲介講的交易量,當然不夠真實,加油添醋,說沒有,沒人會相信
不過,不管實價登錄有沒有實行...不覺得為什麼常常看到公布的是內政部的全國買賣移轉棟數...

因為這就是每個月實際的房地產過戶數字,不管有沒有透過仲介,都是需要辦理過戶手續...所以跟實施不實施實價登錄沒有關係..那個數字就是實際該月房地產過戶數字

仲介講的,你可以存疑問,但內政部公布的,,,就是正確數字


量價都透明化

房仲失去資訊優勢

利潤要從何而來?

你以為實價登錄後,買方直接出行情?賣方只會賣行情?有可能嗎???你只要問你自己,就知道有沒有可能這麼單純...買方想買便宜,賣方想賣貴..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事實...全世界都一樣..不是只有台灣會這樣
rsc1234 wrote:
常常會聽到房仲說某某...(恕刪)
實價登錄的確可以把價格跟交易透明化,但目前有兩個問題:


1.虛報價格要怎麼抓?

雖然法條有內定罰則,內政部也說會抓

但是我實在看不出來政府機關有什麼動機去查核登錄價格是否造假




2.延續上一個問題的脈絡,左手換右手的假交易要怎麼捉?

因為虛報價格的成本太低,造成假交易、疊高價格之後的轉手獲利會很高

所以假交易是一定會存在的,這在目前的實價登錄是看不出來的



以上的問題在房地產交易開始實價課稅之後,都會迎刃而解

但是在國稅局有理由正式全面介入之前

所謂的實價登錄 不過又是另一場建商跟投資客們造假的遊戲而已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不實價課稅 做再多登錄動作 奢侈稅 都是假的
實價登錄是由銀行做登錄
但是實際交易金額是多少 銀行又不知道
以少報多 可以多貸點錢出來 賣方也樂得脫手
又可以把房價墊高
真是好處多多呢...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