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認真算
總共經歷過三個波段,以下以台北市為主,其他區域我並不清楚
第一個是90年剛進公司,一直到92年底這段的景氣及房價下修,從92年往回推約6年,房價是每況愈下,從86年起,幾乎都有天災或人禍發生,網路泡沫,921地震,象神颱風,納莉風災,到最後的sars!房價平均每年以10%跌幅修正!可以這麼說,同樣一個案子,今年的價格一定比去年低,我們都對屋主說一句話[少賠就是賺],買方出價意願度超低的,除非自用,沒人願意買房子!因為大家都不看好房市!
第二個就是從92年下旬一直到97年中旬,房價突然看回不回,每年平均以10%一路向上,從來沒回檔過!為什麼呢?幾個部分!利息一路降低,政府為了刺激房市,一路調息,那時就打出[租屋不如買屋],房貸額度也一直拉高,從7成到8成,甚至我幫客戶辦過110%的貸款(不用假契約,沒透過關係,銀行直接給),不過還好,這部分央行有及早做管制,讓台灣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相對安全一些!再者只要買房一定賺,正常人都想賺錢,就一步一步墊高房價了
第三個的時間比較短,但很兇!幫大家恢復一下記憶,小馬選上後隔月,美國爆出二房問題,台股從08年中旬到09年2月,跌跌不休,差點破了最低點,我記得09年2月買新光金,一張才6塊多,後來漲到18塊(印象中),所以那時候房市當然受影響,北市平均約10%跌幅,那時候大家並不確定風暴會多久,所以買方不敢買,賣方想賣就得降價,有些區域當時炒太高的,甚至有到15%的深度!
第四個時間點就是98年中旬到100年年中!漲了!真的漲了!以每年5-10%(看區域不同),這將近兩年的時間,特別是99年下半年,跌破所有投資專家的眼鏡,股票看回不回,四千多,五千多,很多"專家"說不會過六,一路爬到八點,[看到才相信],其實我個人看,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政策開放的因素,造成資金行情,很多外面的游資都回台,關於不動產的部分,我試著舉例,有專家看到也請指正,遺贈稅率改變,政府很多金融管制政策開放是希望吸引資金回來投入"實體經濟"發展,但這些人錢拿回來了,卻往"虛擬經濟"投入,[買屋抗通膨]是那時我常接觸到,有錢買方的想法,政府立意雖美,但老話一句[殺人生意有人要,賠錢生意沒人做],所以房價漲了。(這段表達的不好,我有空再做一些修正,但大致如此)
再來就去年到現在了,我先組織一下,有空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