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就人口結構來論當前房價

我是六年級底段班的,念書時曾看到一位教授說慶幸你們出生在台灣經濟起飛年代

成長在台灣所得爆發時代.

但是悲哀你們畢業在衰退時代.

仔細研究戰後嬰兒潮在民國60年後陸續成家生子

而民國65-72年次是台灣人口最爆炸時代 平均每年40萬人口.

每年40萬人口是多少??? 相較於85年 27萬 及95年的19萬 甚至於前年的17萬

看的出來嗎~現在房地產會下不來是因為65-72年次人口爆炸所要的需求.

我們的父母普遍來自戰後嬰兒潮的小孩,因此一家生2-4口比比皆是

因為兄弟姐妹多所以想要靠父母的一間房再成家機會也較少.

一來現在父母健在,二來小家庭觀念漸盛.

所以會發現2-3房的需求是最高的.房價會下的來才有鬼

但如果是10年20年後呢?

以我自己來說 我只生一個女兒,周遭朋友不生族及生一個居多,顯少2個以上.

也就是說我女兒以後可以繼承我的房產,假設她先生也是獨子也繼承他父母的房產.也

就是說20年後1個家庭有2間房比比皆是.

那時房價才有可能是現在的一半甚至更低(市中心除外).可以仔細觀察日本就是如此

台灣真的都是在走日本的路.

我們這一代的使命就是為房貸
2012-08-15 10:1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人口結構 房價

愛寶韓 wrote:
但如果是10年20年後呢?

,...(恕刪)



誰看十年二十年,說不定三年後世界大戰爆發 核電廠爆炸 海嘯 地震

說不定以後 大家都不生小孩 或是大家都生四個

買房看需求及能力

有需求有能力 買自己住的起的

有需求沒能力 就等房子跌到有能力的時候再買

沒需求的人有能力 就看戲吧

沒需求沒能力的 關你屁事

愛寶韓 wrote:
我是六年級底段班的,...(恕刪)


下面這篇雜誌文章,有你要的答案!

*******************

少子化趨勢下 北市需求更大
少子化趨勢下,台灣會不會人口負成長,仍言之過早(依經建會統計,最近兩年出生人數大增,使預計2022年的「人口零成長」將往後延2、3年)。只是,除了人口自然增加以外,還會有所謂的社會增加(人口移動造成的增加,來源分為國內移動與國外移動),只要放寬移民門檻,年輕勞動力來源與人口負成長問題,都不是無法克服或緩解的問題。
從鄰國經驗來看,日本早已開始人口負成長,但東京人口仍持續增加(如圖5)。照這個來看,台北市人口勢必會持續增加(2011、2112上半年各縣市人口淨遷入前兩名為台北市與台中市,而2011台北市人口淨遷入是台中市3倍多!),住宅需求也會持續增加,甚至會像東京近10年來增加速度會更快。這件事的意義是:如果你擔心總人口減少,住宅需求減少,導致房價下跌,年輕人更應該想盡辦法買在台北市!因為人口增加趨緩下,政府只有在人口稠密的大型都會區投入公共建設,才能創造較大的經濟效益(相對於台北捷運獲利豐厚,高雄捷運幾乎虧光,隨時可能停駛),台北市是首善之區,因此政府必將在台北市投入更多公共建設,吸引企業來設立公司、個人來工作與居住,使台北市人口持續增加、住宅需求持續增加。

******************

不是小弟寫的,所以不用謝了!


JCB88 wrote:
如果你擔心總人口減少,住宅需求減少,導致房價下跌,年輕人更應該想盡辦法買在台北市


這種強烈的勸敗語氣
可能已經被建商抽掉一些廣告了...

我視覺得房價起起伏伏
買在自己負擔得起的價格就好
無謂再添煩惱
至於人口結構
其實現在二十三十代可以等到接收不動產的就不在少數
未來只會更多
但房子真的沒有購買的需求了嗎?
跳過人口可能因大量新移民加入而改變的假設
即使下一代夫妻接收了兩棟老房子
會不會對住的品質要求更高?
會願意住在裏面還是遷居?
我沒看到那天也不敢妄自揣測
但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有買賣
價格由未來的供需決定
就這麼簡單



JCB88 wrote:
下面這篇雜誌文章,有...(恕刪)

是不是像這篇雜誌說的一樣做就有法救少子化的問題,沒人知道!
但事情若真這樣簡單,日本、西班牙這些國家也不會有現在這些問題啦!
關鍵在於台灣未來的經濟成長.. 勞動力跟人才是關鍵..

我個人是覺得.. 少子化對未來的勞動力影響比較直接.. 進而影響到台灣經濟的發展..

以吸引外商投資來說.. 他們會選擇一個沒有"合適"勞動力的地方來投資嗎?

若長期台灣經濟的發展不振.. 房價會高的起來嗎?
未來應該是用屋齡結構來論房價,人口結構不適用
偏遠老舊的將荒廢,不信去看看離城市不要太遠的大馬路邊,到處是荒廢的屋子
人口成長時到處有人煙,人口減少時會集中不分散,這是一種自然法則

除非現在手上的是新屋,不然20年後留給子女???還能住???有錢改建???沒有就等著放爛成鬼屋......
這種鬼屋市區內還到處有,還在大馬路邊,只是繼承人可以慶幸是在市區內,要是在荒郊.......

achitsai wrote:
除非現在手上的是新屋,不然20年後留給子女???還能住???有錢改建???沒有就等著放爛成鬼屋......
這種鬼屋市區內還到處有,還在大馬路邊,只是繼承人可以慶幸是在市區內,要是在荒郊..........(恕刪)



以高雄市為例,
市區內位在大路邊屋齡30年以上透天屋真的不少,
不過有能力整棟翻修的屋主並不多,
大部分的人都拿去房仲那邊掛高價賣,
但少有盤子會出手去承接...

個人以及友人手中的case大多從法拍市場而來,
不貪心所以一年作沒幾件,
不過整棟打掉重建(或者打到見骨)真的很過癮,
建材、衛浴、廚房可以選自己喜歡慢慢作,
在重蓋的10個月內早就有買家預付訂金下手了...

無論他人或建商怎麼說,
個人+往來銀行的放款襄理都認為目前在高雄市買總價上千萬大樓產品的人真的是賭很大的...
不過能聽得進去的有幾人?
裝潢順序:水電,冷氣,木工,系統櫃,油漆,石材,二次木工,燈,冷氣機,窗簾,玻璃,壁紙,木地板
很可惜,如果少子化趨勢下,人口將更加集中於大城市,由外圍鄉下開始衰退...
事實就是如此,不用長篇大論.(不然為什麼世界上地大物博的國家都有大都市?)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