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在北市買了一間小公寓三樓,屋齡42年,無裝潢,一樓有廟
20坪,總價約900萬,貸款8成,用青年首購,前兩年利率1.76%(後為2.02%)
有很多人說自己身為房仲怎會在此時買屋,因為我不想再付房租了.
目前還在等過戶,房子的格局為3房兩廳1衛,邊間,約20坪,室內無裝潢
自備款來源是從小父母幫存的定存基金約105萬,自己先前工作5年(非房仲)存的約80萬
之前住公寓二樓租屋開銷一個月約10000圓,
買屋之後預計裝潢後兩間雅房分租租給同事及大學同學,一間五千共一萬
裝潢費用粗估60萬,由父母資助
我目前設定2年寬限,每年寬限期還款約10000,兩年後本利約3萬
設定寬限是希望這兩年可以儲蓄較多現金在手上
因為以月租金開銷10000來說,買屋利息同樣是支出,但是卻有人幫忙分攤
以未買屋前來看:10000房租=純支出
買屋後:10000=純支出利息,但是因為有兩位房客分攤掉10000=無支出
兩年後本(20000)+利(10000)=30000
但是本金會抵銷貸款=20000儲蓄(非支出),利息一樣室友的租金幫我支出
以台北市新裝潢雅房5000租金真的很便宜,所以不擔心租不出去
如果這間公寓以完全無增值來考量 我花費240萬(雖然160萬父母贊助)
但是我月支出省下10000,解決最大宗純消費,1萬X12月/240萬=5%
240萬要放在哪邊可以有穩定的5%收入來抵我的房租?
雖然這間公寓很小,但是土地持份很大(13.39坪),(44.26平方米)
雖然現在都更機會渺茫但是至少這間價值不會降低太大(土地公告現值668萬)(15.1萬/平方米)(住三用地)
我也知道之後應該會滿辛苦,但是我很高興有了這個家,它讓我省下我最大宗的花費
買屋雖然辛苦,但也不是遙不可及,雖然我爸媽是軍公退休,高雄老家市值也才約200萬
但是還是願意贊助我60萬裝潢費以及105萬幫我存的基金,我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我也知道這間在廟樓上的老舊公寓在板上來說真的算不上太過於拿的上手的案子,
但是我還是非常高興,我有自己的房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