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價下跌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
都更夢碎
許多擁有10年以上
或是周遭社區有10年以上舊房子的社區大樓
會變得讓建商漸漸不考慮去都更附近的房子
反而傾向去尋找可能升值的地段加上附近有一定程度以上的空曠地區
因此
類似中部南部都是未來建商會去找標的的地方
而附近都是新蓋大樓的地區
8年內新蓋的大樓群地區
都是未來還是繼續漲價的地段
譬如台中七期全部都是新蓋的大樓群
這地段未來還是會持續的上漲
周遭的地區也會跟著上漲
但是未來那些難以重整,都更的老舊社區
將會下修房價
以下是小弟的推論
可以給未來想買房子的人參考參考
中大型建商或許還可以到其他地區獵地,尤其是上市櫃建商,反正錢是股民給的
比較偏在地的中小型建商我認為反而是相對契機.
中小型建商基於財務運作,選擇的標的本來就不會是大型社區,而是用鴨子划水的方式
例如針對老公寓一間間下手,"通常"一棟5層樓雙拼老公寓 買下3~4戶,再說服2~3戶,進行"屋更"就會順利多了
(文林院也只是屋更,哪算是都更,都更是包含綠地及相關機構學校等公共設施,永和大陳義胞區才算是)
通常在地建商在經營比較不會用浮誇的行銷手法,自然用料或是品質水準比較精實
我曾經現場勘查過興x發和遠x工地建案十來間,在比對相關法令規範和專家意見,
終於了解國x和華x的口碑為啥比較好了.
台中七八期貴到靠杯.早在民國80~82年那裡一間西式透天約60坪也飆到2千萬,到現在還沒回來
那時候還流行挑高店住(1樓店面+2樓住家),40坪一間也要上千萬.
那時五期美術館附近一間新大樓也是破千萬.現在行情大約800萬,中間一度有人賣不到400萬
游資的可怕就是來的時候快,退的時候也快
為什麼他要來,因為這裡新,相對便宜
等到這裡舊又不便宜時,就會找下一個新又便宜的地區去
留下來的房屋要幹嘛?
建商有良心,那就非消耗品及固定物保固年限等同房屋壽命啊.
鋼筋水泥會像車子引擎有磨耗嗎?
gameheven wrote:
這你就錯了。
都更夢碎之後,公寓價格大幅下滑。到時候會變成屋主跪著求建商,拜託你來都更!
建商一定會出個超低價。但是屋主沒得選。
房子轉租,租金低的誇張。
轉賣,上門的買主都開超超超低價。比建商還狠!
如果不賣,拖到明年房價又繼續跌。
自住,40年破房子,再怎麼整修也已經到極限。
打掉重建,沒錢。
到時候肯定不會有釘子戶,每個人都求建商來都更。(當然不可能一坪換一坪。)
如此甚好.. 當初炒高老舊公寓者將無利可圖.. 釘子戶也會變少..
也可讓真正需要翻新的業主.. 自行整合.. 回歸到"合建"的概念.. 而建商僅扮演"建設商"(代工)的角色..
若普遍有房子舊到安全有問題而屋主無力負擔重建的現象時.. 那更需要一套新的政府介入的都更模式來推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