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由政府帶頭,建商主攻,媒體名人甚至唱歌演戲的助攻,經過天天冼腦房地產怎麼好賺,動不動百萬獲利入袋,早把所有能套的買盤都套上去。等於是用拖網把大小魚都通抓。
剩下的不是自制力很強不想上當,就是望房興嘆,負擔不起。靠這些人去撐這種高房價下的高空屋率,是很困難。
生意做久敏感度隹的電子業大亨,就懂得不斷丟籌碼回市場,趁高檔換現金保平安。 他知道剛跌時比較容易找到人接。
現在巿埸上許多人沒經歷過上一次房地產不景氣,不知道連銀行壽險公司都會倒閉。 囤積很難賣的房地產,在不景氣中是等於自殺。
上一次不景氣,台灣還有不少產業,人口也還成長,空屋也沒這麼多,這次產業出走嚴重,政府能力差也想不出新產業,跟香港一樣只剩房地產業,卻天天巴望中國來當散財童子,人家自己問題都一堆,反而希望多吸收台商資金技術。
這次沒壯士斷腕的,當進入淘汰賽時,你準備好了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