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建商的利潤之高,建築在小老百姓日後的痛苦上

這則是今天2012/7/9 個股2545皇翔建設的新聞,我節錄部份內容下來給大家參考--> 皇翔第2季的主要營收來自「皇翔玉鼎」案,此案毛利率約在40%左右,第2季高毛利率的信義計劃區F4案「皇翔御琚」並無貢獻,法人預估,皇翔第2季毛利率將降到4成左右,但皇翔第2季營收較首季大增3倍,單季獲利表現仍出色,預估EPS將達4.5元,較首季的2.06元大幅成長。

原文在-->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20709/3/393so.html

上文最重要的我覺得在這一句話--> 皇翔第2季毛利率將降到4成左右

那第1季以前到去年以前呢? 是不是毛利率更是大於4成?

政府看到沒有....蓋房子的利潤超過其他任何產業,天啊! 40% 耶.現在哪一個行業利潤可以這麼高?放任賤商賺大錢,政府稍微一打房賤商就哀哀叫,根本就叫假的,就算打個兩成下去賤商還有賺,打個三成下去賤商還是賺,打到四成也只是損益兩平。賺這麼大,就賺老百姓辛苦的血汗錢,很多人要揹二十年的房貸,真是心酸!我不是反對建商賺錢,而是利潤希望要合理,4成真的是太誇張了!!

況且,現在到處房子都蓋得超快的,一年兩年就忽然冒出一整棟,就是為了趕緊蓋好趕緊推案搶錢,品質呢?敢住嗎? 以40%的利潤來計算,如果是100億的案子,就可淨賺40億,如果是30億的案子,也可淨賺12億,哪一個行業有這種暴利? 且可在一兩年之內就獲得? 以鴻海來說,毛利也只有2% ,相對於40%真是天差地遠了!
2012-07-09 14:07 發佈
jeterman3628 wrote:
這則是今天2012/...(恕刪)


如果建商比鴻海好賺,配息率也高,那為何建商本益比都偏低很多,而沒什麼人去買建商股票呢?公佈業績的今天股票還大跌呢...

樓主舉例的F4,按之前年報的印象,他的建坪成本80萬,實際售價約240萬,不過時間不是樓主說的1~2年,而是5~6年,你可以算算毛利或平均年利率
blessme wrote:
如果建商比鴻海好賺,配息率也高,那為何建商本益比都偏低很多,而沒什麼人去買建商股票呢?

樓主舉例的F4,按之前年報的印象,他的建坪成本80萬,實際售價約240萬,不過時間不是樓主說的1~2年,而是5~6年,你可以算算毛利或平均年利率


b大說的很對,為甚麼沒有人去買建商股票,其實我也是不買營建股的,但建商的高獲利就是事實,這點是我們要正視的。再舉一個5534長虹於101/6/28發佈的新聞如下:
上市建商長虹建設 (5534) 昨天以總金額70.9億元的價格,將其內湖「長虹新凱旋科技大樓」全棟簽約賣給富邦人壽保險公司,依長虹建設帳上估列的成本計算,其獲利將達到37.7億元,依長虹建設的目前股本24.46億元計算,對於長虹建設的每股貢獻度將達到15.4元。

所以蓋房子的利潤之高可見一斑!

至於以F4來說,他的利潤已經是1~2倍。我所謂的1~2年是指一般的建案,也看到很多建商,多半1~2年,最晚3年就能完工,現在已經很少看到要施工三年以上的,除非像您說的F4這種大案,我要表達的意思只是房子建造花費的時間那麼短,真的會讓人覺得是為了趕緊推出搶時間搶錢吧,房子的品質堪憂!
jeterman3628 wrote:
至於以F4來說,他的利潤已經是1~2倍。我所謂的1~2年是指一般的建案,也看到很多建商,多半1~2年,最晚3年就能完工,現在已經很少看到要施工三年以上的,除非像您說的F4這種大案,我要表達的意思只是房子建造花費的時間那麼短,真的會讓人覺得是為了趕緊推出搶時間搶錢吧,房子的品質堪憂!


嗯嗯,有些建商要搶商機或加速入帳,的確看過2年就搞定大樓案,還是號稱北市最優建商之一呵...

所以要入住的話,慎選建商/營造商外,建材從水泥品牌磅數/鋼骨粗細品質,制震壁數量,都要問清楚,並標記在合約裡才有保障

jeterman3628 wrote:
這則是今天2012/...(恕刪)


嘖~
皇翔玉鼎果然賺很大

看北大特區的朋友要避免這個案子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perahia wrote:
嘖~
皇翔玉鼎果然賺很大

看北大特區的朋友要避免這個案子


沒有錯,就以皇翔玉鼎這個案子來說
它的獲利率為四成,也就是說若每成交1000萬裡,就有400萬是淨利,因此它的成本我們可推估為600萬...
那麼假設剛好就有這樣一個單位的房子成本是600萬,建商開價1500元,我們打7折殺到1000萬它們還獲利4成耶!因此應該殺到4折,剛好是1500x0.4=600萬元,剛好才是成本價.但有誰買得到4折價呢?

所以真的賺很大.

blessme wrote:
嗯嗯,有些建商要搶商機或加速入帳,的確看過2年就搞定大樓案,還是號稱北市最優建商之一呵...

所以要入住的話,慎選建商/營造商外,建材從水泥品牌磅數/鋼骨粗細品質,制震壁數量,都要問清楚,並標記在合約裡才有保障


所言甚是,只是很遺憾的是,偷工減料是台灣人的劣根,很難遏止
所以很難想像1~2年就蓋好的大樓的品質,就算用到該有的數量..但品質還是堪慮
就跟鋪馬路一樣,台灣人永遠鋪不平,就是隨便虛應故事,要鋪到像日本那種水準,台灣大概還落後五十年
其實有一個盲點~
土地買來房子蓋好
可能是好幾年的事~~
??
zaza213 wrote:
其實有一個盲點~
土地買來房子蓋好
可能是好幾年的事~~


呵,其實不會啦,知道毛利是一回事,但小弟在買新房子時的出價考量:
土地持分的近期市價+建坪造價估計+20%合理利潤

例如民生社區某新建案去年成屋,他的原始成本才60萬/坪,但小弟公式套算120~140可接受,可惜開價240左右...於是從此無緣哩

jeterman3628 wrote:
所言甚是,只是很遺憾...(恕刪)


北部真的都蓋那麼久喔~

高雄我家附近的透天,幾乎都一年內完工
大樓15F以內的也幾乎都在一年內完工
但是售價是過去的2倍 ><"
最近高雄開工數真的很誇張,以前(舊)高雄市邊緣的大樓都要賣1~2年以上才完銷
現在拼命蓋,真不怕賣不掉嗎?
還是真有那麼多北部人南下?
因為普通新大樓/透天(1000W)就算只貸款5成,台北人都付得起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