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實價登錄對房地產的影響=yahoo拍賣的出現對3c產品的影響

還記得大約15年前,網路拍賣還沒有很發達的時候
大量的3c產品問世
那時候的想買便宜的產品,可能要花一整個下午
在電子街一家一家的問,對於產品的價錢只知邊電子廠商的建議價(這種價格,大家應該知道是盤子價吧),任由店員開價(不幸的是,一條街上好幾家店,老闆可能都是同一個)
常常花了一個下午,殺了半天,還是買貴了
那個時代,應該是電子街商家利潤最好的時代
為什麼,因為價格資訊不公開,賣家掌握完全的優勢

上面的例子對照現在的房地產
電子廠商=建商
建議價=盤子價
電子街商店老闆=炒房客
商店店員=仲介
3C肥羊=買房肥羊

過了幾年,yahoo拍賣出現了
想買一樣商品,按個鍵,價格從低到高直接排出來
以前花一個星期可能都看不完的店,現在只要10秒就可以完成
商品的價格開始透明化=實價登錄

價格透明化後,我想有幾個影響:
1.賣方完全掌握優勢的時代結束,暴利時代過去。
2.一般商品暴利化的時代結束,殺價競爭的時代來臨
=>道理很簡單,你在yahoo拍賣賣東西的時候,買東西的價格是從低看到高,還是從高看到低。
3.稀有產品價格可能上漲
=>重點是,還是由市場決定你是商品是不是稀有物。

現在房地產是供大於求吧
那自已去看看,拍賣網站上,供過於求物品的情況,就知道以後的情況了
1.開高高,沒人理
2.最低價,買家多

如此而以

-------------------------------------------------------------------------------
1.你相信樂屋網和591上的價格??那真是一頭肥羊。
2.房價會出現明顯的M型化,除了精華區的精華房有撐外,其它的房子會進入真正的市場(實價登錄前的市場是不平等的市場,對賣方單方面傾斜),真正的市場的最基本原則就是"供需關係"。現在房子是供過於求,還是供不應求,我不想打嘴炮,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3.賣方不缺錢?!恩,這是一個叫人不賣房的好理由。問題是,現在市場上很多房子是由投資客使用桿杆資金操作的,假設一間房子的貸款貸8成,桿杆大約是5倍。只要房價掉個5%,桿杆5倍是吃掉25%的現金,掉20%後,現金就全被吃掉,這時就算房子買掉,也是全賠。所以大尾的投資客,現在一定在偷偷獲利了結,甚至在實價登錄後不惜成本,拉高價格,吸引"失望性買盤",等到資金回收回來後,才會開始倒貨,手腳慢的投客,當然就住套房,這就是投資市場基本的"套、養、殺"。
4.房地產跟股票投資不一樣?!恩,在正常的國家,有完善的制度下,房地產確實不易成為投機工具。很不幸的,因為制度的不完善,台灣最近的房地產,比股票市場還投機,只要成為投機市場,泡沫的成長和破裂是必然的。等機制完備,這波投機泡沫結束後,房地產就會成為真正的房地產。
5.如果不了解"無量盤頭,拉高出貨,帶量下殺"這三階段坑人法的話,可以去看看這波股市的日K線,很好的例子。
2012-04-26 20:11 發佈
Well...我想等會就會有人說
3C是工菐化產品
房產是有放感情下去的
差很多哩
資訊不對稱確實有很多不當牟利空間

當一切都透明化之後就回歸正常供需與市場機制是最理想的

政府日後若開始採取實價課稅以及調高房屋現值市價來徵稅

將會對持有房屋的人大幅度調高持有成本

尤其是大量持有房屋的投資客

房子沒賣出去之前每年都得繳大筆稅金給政府

這才是最致命的一擊...


您說的狀況是賣方很清楚價錢,消費者不清楚,所以任人亂喊價吧!


房子每間屋主都不同,地段、樓層、方位、機能皆不同...

屋主自己都不能肯定價錢了,這樣比較.. 好像不是很適當吧@@"


沒什麼意思~ 只是聊聊而已

et888 wrote:
您說的狀況是賣方很清...(恕刪)


只是聊聊 卻都說中了
似是而非的比喻。
3C可以薄利多銷,賣光了貨再批就有。

房子呢?
大部分自售的只有一間,建商一個建案的土地得來不易,房數也有限,要薄利多銷.....真難。
TC
樂屋網 591 都有你要的效果
可惜
房價還是沒有跌下去....
想提醒一下的是,

如果今天是要top down 的搜尋房子, 這樣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建立些基本概念.

然而如果你是針對性的要找某幾個建案釋出的物件的話, 還是建議跟仲介保持適度的聯絡.

最熱門的物件 (不管定義是C/P值, 或是稀有性), 是沒有機會被放在網路上的. 仲介們聯絡一下自己的客人, 秒殺的例子經常見到, 連文案都不必寫.

另外一個情況是, 屋主不希望太多閒雜人等知道自己在賣房子, 所以直接告訴仲介有出售的意願後, 讓他們來篩選潛在的買家. 例如去年售出的幕府十六的五樓, 或者是瑞安傑仕堡吳老太太保留戶, 都屬於這類的例子.

重點是台灣版的實價登錄是區段化,去識別化

也就是根本查不到特定那條路的哪一戶是成交多少價格

所以真的不要期望太大,到時候失望會更大

一模一樣的全新iphone4每個月銷售幾百萬隻
二手的iphone4每隻的條件會一樣嗎?
大廠的進價成本與小廠的進價成本會一樣嗎?
大廠殺價競爭 小廠還有生存空間嗎?
請問一模一樣的房子會有第二間嗎?

實價登錄當然很好 對消費者而言 現在其時早就已經是實價登錄了
網路很方便 現在在網路上不是都可以查看每一戶的銷售價格嗎?
當然是銷售價 和你舉的例子是一樣的
拍賣網上的也是銷售價 當然不會是成本價
房子也一樣 你可以上網去找你自認為合理又便宜的房子

而一般討論的實價登錄主要是在於課稅的目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