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我覺得不論對錯(對我來說非當事人很難判斷),但這次事件的結果可以預見:
1、以後都更更難,政府綁手綁腳-目前都更要統合很難,有時一拖1、20年,
其實就程序上最難的還是大家要同意。若有人不同意,就無法硬來。因為每個人的意見都很重要。
2、都更困難,老房子的價值下滑,房價會跟著下跌,以往因為都更把很多舊房子的房價往上抬,現在看來。
可以等著更便宜的房價。
3、建商盼望都更可以創造商機,但目前看來,只有部份已達成100%共識的都更才可做,可都更機率可能只剩不到1%,在台北市土地越來越少的狀況下,建商的生意縮水。
4、由總體內需的經濟來看,營建業有眾產業火車頭之稱,所以未來一大部份內需下滑,在國際經濟危急的今日,出口也很不穩定。故國內未來蕭條的機率極高,也就是經濟不成長,就業率持續低迷,薪水持續倒退。
5、結論是一起完蛋(老房子的資產價值減低、股票價值受影響、你我資產大縮水,大家一起完蛋)。
註:
1、本篇不討論王家和市政府誰對誰錯,每一次台灣社會總有關注的事,但常為人所遺忘,但長期的影響是存在的。2、以上4及5會在國際情勢狀況不好的狀態下發生,未來3年很有可能,不過國內內需本來就救不了景氣,但可以緩一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