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舊公寓重建(都更) 該找建商或建經公司?

台灣各都會區舊公寓數量龐大

海砂屋輻射屋漏水傾斜的也不少

在舊公寓興盛年代購屋的年輕人今日年紀大了

很多人想要重建換新屋有電梯

偏偏新屋根本買不起

談到重建

以往大家想都不想

似乎找建商就是唯一的路

但是有談過的人就知道

條件普遍不理想

這也不意外

因為找上建商等於是提供土地和建商合作

主導權在建商

主要利潤歸誰就再正常不過

但其實有另一條路

就是住戶自己當建商

由建築經理公司輔助

雇用建築師 營造廠

例如國內有中國建經 東亞建經等公司

中國建經的Q&A有一則寫得很清楚

問題:由專業團隊協助自地自建的方式及與建商合建有什麼不同?

住戶自組更新會自地自建就像是住戶自己組成一間建設公司,每個住戶就是這間建設公司的股東,但大部分住戶都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及時間,所以建經公司、建築師事務所、都市更新團隊及估價師事務所等就像大家請的專業經理人,去協助住戶處理這些事情,所以重建後所有的利益是由所有的住戶分享,專業團隊僅收取固定比例的服務費。

合建是建商跟地主談定一個分成條件後,其他的事情即由建商去處理及決定,所以對於住戶的特別需求(例如違建、因為建蔽率減少一樓部份住戶需換至其他樓層的找補)及風險即由建商去克服及承擔。

但是權利及義務是對等的,建商一定要有足夠的利潤去處理這些事情,所以住戶就必須將所得的利益中分部份給建商;如果大家自組更新會一起蓋房子,一切就都公開攤在陽光下,同時權利變換計畫需經過市府審查,所有程序都是透明公開且平等的,並沒有任何特殊的空間可以滿足個別住戶的需求。

2012-03-11 14:19 發佈
huron wrote:
台灣各都會區舊公寓數...(恕刪)


這問題我經歷過 也思考過 結論是

都更最困難的部分在整合 也就是所有住戶同意都更 且都更分配條件達成共識

第二困難部分在於資金 但這部分聽整合商說可透過如何信託模式把資金借出來

再來是我覺得最尷尬的部分 就是住戶自行整合時 主導的這住戶的角色問題

這住戶算整合商嗎? 他要算成本嗎? 做白工服務大家他願意嗎?

算成本的話是否就找整專業整合商就好 至少 信託 銀行 建經 營造...都是具體的

是看過有社區已成立都更籌備會 但籌備會是都談好了 還是準備開始談 就不知了

最後我看了幾次說明會氣氛後 與其裝孫子去拜託人 還不如另打算盤去買預售屋

huron wrote:
合建是建商跟地主談定一個分成條件後,其他的事情即由建商去處理及決定,所以對於住戶的特別需求(例如違建、因為建蔽率減少一樓部份住戶需換至其他樓層的找補)及風險即由建商去克服及承擔。

但是權利及義務是對等的,建商一定要有足夠的利潤去處理這些事情,所以住戶就必須將所得的利益中分部份給建商;如果大家自組更新會一起蓋房子,一切就都公開攤在陽光下,同時權利變換計畫需經過市府審查,所有程序都是透明公開且平等的,並沒有任何特殊的空間可以滿足個別住戶的需求。



中間很多過程
都可以找都更管理公司

但最後蓋完所剩的餘屋
風險需要住戶承擔
萬一房價大跌
需求急凍
怎麼辦


shean9019 wrote:
但最後蓋完所剩的餘屋
風險需要住戶承擔
萬一房價大跌
需求急凍
怎麼辦


留著自用不行嗎??
海砂屋都更有獎勵!

我一點也不想換有電梯的人民公社! 無法爬梯的, 就買1F.

不是所有住戶都有足夠孫中山去參加都更, 只好仰賴建商的資本.


huron wrote:
海砂屋輻射屋漏水傾斜的也不少

在舊公寓興盛年代購屋的年輕人今日年紀大了

很多人想要重建換新屋有電梯
售:很多AV產品
整合真的是難難難 絕對是都更第一難題

資金也是問題 因為土地可以抵押借款 但是住戶便要先背貸款 直到建好後賣屋還款

(也許可以考慮賣預售屋)

主導推動的熱血青年(老年)一定是不可或缺

但是可以預見

不管他拿錢或是不拿錢還倒貼 都一定會被人質疑

tnt9999kg wrote:
這問題我經歷過 也思考過 結論是

都更最困難的部分在整合 也就是所有住戶同意都更 且都更分配條件達成共識

第二困難部分在於資金 但這部分聽整合商說可透過如何信託模式把資金借出來

再來是我覺得最尷尬的部分 就是住戶自行整合時 主導的這住戶的角色問題

這住戶算整合商嗎? 他要算成本嗎? 做白工服務大家他願意嗎?

算成本的話是否就找整專業整合商就好 至少 信託 銀行 建經 營造...都是具體的

是看過有社區已成立都更籌備會 但籌備會是都談好了 還是準備開始談 就不知了

最後我看了幾次說明會氣氛後 與其裝孫子去拜託人 還不如另打算盤去買預售屋
沒錯

住戶自己當建商承擔風險

就是錢要自己賺

賠了也是自己賠

shean9019 wrote:
中間很多過程
都可以找都更管理公司

但最後蓋完所剩的餘屋
風險需要住戶承擔
萬一房價大跌
需求急凍
怎麼辦
說得沒錯啊

餘屋跌價了就住戶自留啊

沒賣就沒有賠

只要貸款撐得住

持有到房價漲了再賣也可以

Carter0625 wrote:
留著自用不行嗎??
tnt9999kg wrote:
這問題我經歷過 也思...(恕刪)


所以戶數越低的住樓 都更機率才越高

像目前我知道的 無電梯公寓*2 電梯華廈*2

戶數都在14戶以下

住樓的大小事情

都可以用記名投票 (另類公投) 來表決

不需要特別 選誰當主委 或找哪一天來開會

每一戶都有投票權 權力也都平均且分散

就連我現在的新家 公梯扶手塗 [紫色]

也是當初他們表決出來的

有這麼品味獨特的鄰居... 讓我有點受寵若驚...


zax903 wrote:
所以戶數越低的住樓 都更機率才越高
像目前我知道的 無電梯公寓*2 電梯華廈*2
戶數都在14戶以下
(恕刪)


這我也想過 但戶數不多代表土地也不夠大 不夠方正 或臨不到大條路

畫出來的案子 建蔽不好縮 地下停車場車道 出入口都不漂亮

蓋出來的房子很難漂亮 把好不容易協調整合出的土地 又給糟蹋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