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大膽預測 實價登錄後 房價會降 (3/12更新.補充)

話說那天 約女王一起來看個房子 近高鐵兩房電梯大樓 含車位要租兩萬 但是還要加管理費一千左右
看了後 深覺格局不是很喜歡 價格偏高 因此作罷
剛好路邊有大隊人馬發賣屋的廣告宣傳單 好巧 剛剛看的那個社區也在其中
女王提議去看看 畢竟 不像台北房價高不可攀
想說反正看看也沒差 順便打聽一下行情

一坪開價25萬 代銷說 目前快要結案了 四樓四房優惠總價1400萬 權狀69坪 含B1車位95萬(9坪)
算算一坪也要21.75萬 再把車位9坪含進去除 一坪也要20.3萬 挖哩勒…
心想 你想要結案 也要有人買才行阿 房事這麼冷清 還開這沒誠意的價 把我當肥羊宰嗎
誰不知道 這等級的建築成本大約就十三萬/坪 暴利阿暴利
不免感嘆
好一個大有為的政府阿
竟然放縱房價一炒再炒 三手炒完 四手繼續炒
我都聽你的鼓勵生育 生了一個兒子了 這下子 你叫我夫妻倆跟兒子要住哪阿
我都選擇離開台北市了 還要這樣讓你糟蹋嗎

感覺得出來 對方是一位有經驗的代銷老鳥
口才佳 更厲害的是 夠硬 不給殺價 1400萬就是底
莫非 是我們看起來很好宰的樣子? 如果我會相信 那我就是傻了
就這樣 實品屋看了幾間 聊了大約一個多小時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我真的很懷疑 茶水裡面是不是有下了迷藥
女王屁股竟好像黏住了…
我說 我們自備只有200出頭萬 這四房的房子我們買不起 走了唄女王 求妳
--------------------------------------------------------------------------------
當下 真的有點心酸
六年前
看南港的新房子27萬 貴 板橋文化路28萬 嫌貴 內湖快接近東湖33萬 還是貴
前年
內湖康寧國小巷內快30年四樓公寓無電梯 26萬 連汐止這種以前會淹水一坪十一二萬的地方 都快翻倍了…
辛苦妳了女王 嫁給一個不會賺錢的老公 …

台北 這個我生長三十幾年的地方 真的有這麼好嗎?
大學四年 在中壢 老媽的故鄉 也很不錯阿
當兵兩年在屏東 好空氣治好了我的過敏性鼻炎 更是令我懷念
台北 真的有這麼好嗎?
找個車位都難 路邊常看到那種一連停好多天都不敢動的車子 到底車子是買來開還是來佔車位的?
為了省油錢 騎個車 臉上毛細孔都黑的!
明明就沒有台南的東西來的好吃 還到處要排隊!
大學畢業 六七成的同學 都往台北跑 為了工作…悲哀
台北 真的有這麼好嗎? 回到台北 我鼻子又開始過敏了

兒子阿 醫生說你跟老爸一樣 是過敏體質
不希望你跟老爸一樣 一天到晚鼻塞 小時候就要去割鼻息肉
更不希望你從小就要背著重重的書包 還要上安親班 上補習班
我們離開台北好嗎
再告訴你一個祕密
你兩個台大碩士畢業的阿姨學歷雖高 說道賺錢 還沒有妳高職畢業的老媽厲害
台北資源多又能保證甚麼呢 阿爸希望你快樂健康的長大
找到興趣與志向 懂得作人 比教育資源重要很多很多
我們離開吧
畢竟 老爸也買不起台北的房子 也不接受花這樣的錢買這樣的品質

--------------------------------------------------------------------

話說 面對那位令人欽佩的代銷小姐
我開始擔心了
女王阿 我們是來租屋的 不是買屋 差一字差很多耶
要是買在這高點 說出去不被笑死才怪
我數度起身 心想 拜託讓我學學阿寶她爹 起碼做了功課 再來看好嗎
無奈 女王像吃了迷藥 始終沒起身
慘了 這下要被貸銷吃得死死了
看來 我必須讓女王死心
我說: 好 我們狀況是這樣 女王名下 有半間房屋 結婚前女王跟家人合買的
所以 我們應該不能算首購 利率應該不低吧?
銷: 你放心 青年首購只有前三年利率低 之後就調到2.X
你跟我們配合的銀行貸款 利率只要1.86 比青年首購好!
我說: 真的嗎 那政府是在騙我們囉? 我心想 是妳在騙我吧

這招不行 來別招
我說: 我們自備只有兩百出頭 還要扣掉裝潢 買家具家電的費用 根本就買不起
銷: 你放心 我們可以幫你貸高一點 只要你們有能力還款 貸款不是問題
現在的人都這樣 要拿出三百萬沒辦法
可是 每個月還個四或五萬 不是問題
我說: 這樣不會犯法吧? 不是最高只能八成
銷: 實價登錄之後 就不能這樣做 目前還可以
我們給銀行那一本 成交價是1625萬 貸款八成 是1300萬
你們只要拿出一百 還有一百萬 可以裝潢 買家電
我說: 這樣負擔太重了吧 要繳三十年耶
銷: 沒有人會繳到三十年的啦 有多的錢 就可以還 通常十年多一點就都會付清了
我說: ….我不喜歡四樓 況且你們格局這麼差 裝潢一百萬哪夠?
銷: 櫃檯 幫我看 A2 還有沒有其他樓層可以介紹
我愣: 剛剛是不是有說過 只剩下四樓 不是嗎 我聽錯了嗎?
櫃檯: A2 只剩下四樓還有七樓
鄰桌: 恭喜B5 四樓 成交
銷: 景氣恢復了 房價真的回不去了 我是在幫你賺錢
我想: 演戲演戲!! 演太大了吧 騙不倒我滴 幫我賺錢哩 這麼好 那為什麼你自己不賺?
銷: 七樓 含車位 要1500萬
我說: 太好了 買不起 1400都不行了 還1500?
女王: 我…我這裡… 還有300萬的存款
OH! MY GOD !!!
我不知道該笑 還是該哭? 我家女王真的是來亂的 你到底是哪一國的阿?
我們認識六年了 我從來不知道他還有私房錢 看來這次 她真的豁出去了
對面那位貸銷小姐 真的有這麼神嗎? 應該是我們太嫩了吧...
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失敗 失敗中的失敗 我徹徹底底的輸了 我真的開始冒汗了
我敢確定 貸銷小姐的心裡一定在偷笑…
總之 我記不得全部的對話了
只記得 信用卡 好像很自然的就交給了對方
最後 1400萬 七樓 成交…
就這樣 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 訂下了我們人生第一間房子…
當然 是用女王的名子買
別人是靠爸 我卻是靠老婆...慚...
出來後 有點興奮 也很後悔 為什麼我沒堅持1350萬…

後記:
寫下這篇 想要提出幾個問題
1.我實際成交1400萬 可是 銀行那邊得到的資訊卻是1625萬
差了有15%耶 房價就是這樣墊高的吧? 如果 七月以後實價登錄實施 結果會是甚麼?
政府的公信力 值得期待嗎?
2.貸款部分 我實際上 貸了九成多? 那政府說的只能貸八成 算甚麼?
我想 就算沒有全部 應該也有一半 是這樣在玩的吧 ?
資訊的不透明 真的 像我這樣的傻子 只有我一個嗎 ?
3.買了個60坪的房子 公設說是28%
可是 不管我怎麼算 我室內 實際可用的面積只有約60% 約36坪
我比較過周遭有房的同事 除了老公寓那種沒甚麼公設的之外
幾乎都差不多 就是60% 我當然知道我使用電梯 逃生梯 都是會算進去的
可是 我的疑問是 難道全世界都是這樣的規則嗎? 合理嗎?
我實在也很懷疑 建商在這中間 又超賣了多少的虛坪 或是獎勵空間?
有沒有專業人士 可以取得某個建案的總面積 就應該可以依據他的容積率
算出建商可以賣出多少坪數 而實際上呢? 他又是賣出多少坪數呢? 值得研究一下
4.我買房了 或許我應該期待房價繼續漲 至少要能保值? 是的 人是自私的
但是 是就是 是, 非就是 非, 不會因為個人的有房無房 而有所改變
一個攸關民生的制度 出了這麼大的問題 不怪政府去怪人性?
我懷疑 我們大有為的政府 還能存在多久?
資本主義社會就會如此?自由經濟本該如此?
別忘了 資本主義 也才實施多少年?
問題放著不解決 只會讓後代子孫 經歷更大的災難而已
5.我只是一個平凡老百姓 為保留隱私 上面提供的數據 我有修改 但比例上差不多 就是這個百分比
6.祝福那些北上打拼的同事同學們 可以早日以合理的價位 買到房子 才能有多的能力增產報國
7.老殘遊記中的一段話: 歲月如流 眼見斗杓又將東指了 人又要添一歲了 一年一年的這樣瞎混下去
如何是個了局呢? 老殘想著想著,兩行熱淚已不知不覺凍成冰了.

20120312補充

實在沒有辦法全部回覆
對於關心與祝福 在此一併感謝
對於批評 也虛心受教

我有說過 為求隱私 數據我有改過 只是比例不變
我只是一般受薪職員 當然沒有能力扛1400萬的貸款

若說出真實數據 熟悉高鐵區建案的網友 很容易知道我是買在哪裡
我可不希望 變成鄰居們 指指點點的對象
:<哇 樓下那個剛買的 創了我們這個社區的新天價>

我並非全無做功課 只是重點不在這些細節 所以我就省略
這社區 有同事前年底買的 單價一坪比我便宜約 5000元
而且她是十樓 我買七樓 所以 實際差距 應該有6500元/坪吧
我也想用相同或是更低的價格入手 可是 貸銷就是不賣阿
而且貸銷牌價 已經比之前漲三~四萬了
連車位都漲10~25萬...無言
總推說甚麼土增稅 土地越來越少 等等的 反正一堆 記不得了
附近新推建案 開價也都是屢創新高
總之 買都買了 貸款也通過了 沒甚麼好後悔與比較的
接下了 就是省下 花在01爬文的時間 努力賺錢還房貸了...

重申我要提的疑問 希望
我的想法 與各位高手的回答 能替目前有計畫再買房的朋友 能有幫助

1.前面有網友提過 日後的實價登錄 也有可能是假的資料
所以 想要藉由建物謄本 得知前手入手價的這件事情 似乎不可行 須有更多的其他數據驗證
這次的經驗 我認為我這個案子 登錄的金額 應該會比我實際成交價 高上15%
等我驗證之後 再來回報
所以 我認為 若是以後 真的能徹底實施 實價登錄 我認為 房價會降
前提是 實價登錄 是做真的 還是假的...
得到的答案 似乎是不能看政府要不要做 而是要問天了...
2.權狀坪數 與實際坪數的問題? 甚至有沒有灌水問題?
請問 審核權狀的單位 會來丈量嗎? 應該是建商給的數據對吧
各位認為 圖面上的丈量 與實際施工者之間的誤差 誰來承擔呢?
況且 公設的坪數是怎麼計算的 我還是問不到答案
當然籠統的回答就是 把公設/所有住戶 大家一起持分
但是算式呢? 哪些是公設坪數? 有誰實際計算過呢? 我看還是建商說了算
那些獎勵空間 與獎勵車位呢? 建商是照賣 還是回饋用戶? 我不知道
我只是提出疑問?合理懷疑各位消費者權狀 有被灌水的可能
3.是的 我買不起台北的房子 最要怪的是自己 年輕不董事 不懂得及早理財與規劃
與板上的理財高手相比 我真的是無地自容
我只是感嘆 我們處於一個無政府的購屋環境
但是 我很高興我能帶著家人離開台北 期待兒子能在自己的房子裡健康開心的長大
順帶一提 對於能在台北購屋的各位 我祝福你們 也欽佩你們的能力
尤其是阿寶她爹那句話
"就這樣,
我今晚 花了四個多小時,買了間房,
只不過,這趟路 我足足走了 七年多……"
真的令我感動很久 心有戚戚焉
或許也是這句話 讓我不堅持反對老婆的決定




2012-03-11 4:3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價 3/12

熬夜傷身 wrote:
話說那天 約女王一起...(恕刪)

馬上就下訂的,猛!
熬夜傷身 wrote:
話說那天 約女王一起...(恕刪)


不知樓主有沒有反問代銷,實價登錄後為何不能超貸?
貸款多少跟仲介代書幫你去實價登錄賣價是兩回事,登錄價格是你跟代銷公司訂的房屋合約價.
個人覺得此次實價登錄只是呼嚨無知一般大眾一個爛政厠.
請問各位版上的先進,小弟對『實價登入』一事存有一些疑問,
就是七月的實價登入實施後,對目前的房價會有什麼樣的衝擊呢?
目前小弟已有一房,有打算要換屋的計畫。
但面對目前的高房價遲遲下不了手,一職都有持續的再看屋看了不下一年,
但一直都沒有遇到價格ok的物件,據老家鄰居收租5間的包租婆大嬸說,
目前的房價太高,要我不要在這時間點買,要我在過一陣子。
目前觀察到市場上現有的物件大多是投客的物件(買入不到兩年期間全新裝潢),
或是一些屋主期待價格過高的物件(受到附近預售屋開價的影響?),
能拿到合理成交價的物件太困難,往往合理成交價的物件一釋出一下就談成賣掉。
針對實價登入的影響,小弟有以下的看法,請各位先進指教以及討論指點,謝謝。

實價登入未必能抑制房價,但是可以讓即使不懂該區域行情的人不至於當盤子買到超過
合理週遭成交價太多的物件。之前我看台北某區大約一年多,也跟仲介常在連絡,
假設該區域大多實際成交約40萬,
但有可能一陣子過後有人就是硬生生的買了48萬/坪(物件賣出後我直接找買家問價錢),
然後可能是有房仲跑去跟同棟要賣的其他賣家說某樓賣了48萬,所以某些賣家又被鼓舞(?),
某些賣家覺得都有賣家成交48了,那我跟進提高到45萬/坪也很合理也很良心,
但是殊不知實際上蠻多成交的價格都在40初,但房價的開價就被這樣的不透明炒作的很快,
炒高到直到我放棄該社區。這樣的快速炒作現象會被抑制住嗎?

另一個小弟觀察到的現象,目前存在各房仲網上的物件都是開價偏高或是屋主期待價格過高的物件,
或是裝潢後整理的漂漂亮亮,調資料來看可能買入不到一年或是剛滿兩年的物件,
硬是要強加百萬裝潢的費用上去總價,但小弟親人對裝潢也略懂一二,
覺得可能四五十萬的裝潢被硬生生的冠上百萬裝潢的價錢,如果實價登入後,
因為大家都看的到成交價錢,會不會這樣裝潢完賣出的投客的物件會被競爭消失呢?
還是這樣的投機會有什麼轉變呢?

實價登入實施後,價格透明化,
假設台北市某區域的成交價格為40萬/坪,
如果在經濟股市不好或是有些影響房市的重大政策前,
的確是有些屋主有降價成交的行為出現,
也有些人在景氣不好的狀態下,
像有些產業如朋友的爸爸是飾品工廠的老闆,
景氣的好壞聽說營運差異很大,過往金融海嘯期間由於公司持續的虧錢,
導致必須將現有的屋子抵押貸款或是賣掉來應急(手裡有三間屋)。
如果實價登入後,這樣的價格就會出現在透明化的成交價格裡,
這樣會不會更是能讓房價回到自由市場的機制?
或許這樣的公開撮合現象就跟股票一樣的邏輯,
妳可以去買1000塊的宏達電,但是有人在300塊就買了,
當上漲到1000塊,有些人覺得賺夠了,為了好賣快速脫手,可能950塊掛賣,
當景氣不好的時候,有些口袋不深的害怕被套久或是有資金需求而降價出售(賠錢出售?),
這樣的賣出就好比宏達電掛賣900塊後成交,在自由經濟的前提下,
現在大家看到的市價就是只值900塊,即便持有1000塊成本的想要賣1100塊,
但有可能嗎?900塊是目前買賣方撮合的價格。
這樣回到供需的大環境下,或許就不是所有的地方買了就一定會賺錢了。
跟股市一樣,如果是績優股,價格一定就會站穩某個價錢,
因為你知道長線中鋼低於多少錢可以買,妳知道但大家也知道,
所以價格很難跌到這樣的低點讓你買,這就跟好的捷運地點一樣,
也很難跌、抗跌,至少這樣的實價登入實施後,
或許就不會有什麼買房子不會賠錢的思想了。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呢?謝謝指教。
若是你連車位權狀在一起合算
主建物的佔比就失真了
車位價格面積都不該混著算的
同意+1,分開算比較合理,
通常出價的價格為下,
出價 = (自認為單坪的價格)*屋子不含車位的建坪 + 自認為車位的價格,
會和在一起算通常只是吸引人的一種手法。
對啦 一般人算單價都不會把車位一起算進去的

大多是房子+公設一個價錢除以權狀坪數, 車位價錢再加上去變為總價

所以公設大多落在25~30%左右

熬夜傷身 wrote:
話說那天 約女王一起...(恕刪)


請問一下版大看的案子是在桃園的高鐵附近嗎??
(如果是的話應該不用那樣高的價格)
除非事前的作業有做好
否則當場下訂是很......
買房子又不是買菜
一千萬的交易你花多少時間做功課?
女王如何如何?
那你也可以堅持說
回去兩人私底下討論後再決定
怕回來已經賣掉?
那你就輸給代銷了
買賣原本就是供需問題
但是你的資訊連供需狀況都不足
只能被吃死死
重大選擇在沒獲得足夠資訊前
別亂急著決定呀
寧可錯過也別做錯
重大決定還是多與其他人商量後再決定
我是不知道你那邊的行情啦
所以只能說祝福你買的公道了
原本你的資金可能投入雙北市
但是你離開了
雙北市的買方都感謝妳
你把需求轉移走了
其實你的行為
正好解釋了雙北市的房價必會逐年下跌
其實6,7年級因社會風氣轉變而緩婚
這次正逢百年婚潮暴增的房屋需求(結婚也可以一窩瘋?)
這些需求正好被拿來在泡沫的末段炒作把房價頂住
因為翻天的房價
所以這些需求只好靠爸去硬接受或忍耐去租屋
但是忍受不了租屋的又沒靠爸實力的
只好被分散到更外圍去
這樣一來需求自然慢慢減緩
(其實人就這麼多,賺的錢也就這麼多)
買下去住下去後人的資金就被綁住20年以上
現在就是誰撐的過去不買誰就贏
房價需求止步不漲
投資客也止步
雙北市的房價必連年下跌
你也別想太多既然都決定了就不用後悔了
房子只要是買來住的其實都還好啦
你權狀60坪
車位10坪
所以房子50坪
50*0.72=36
就是你的室內坪數

這樣的算法應該沒錯

如果你是房子60坪
你的權狀會有70多坪
是這個狀況的話
我就不知道了

高鐵區車位真便宜
才95
南崁都開到130了

房子成交價南崁大概18/p附近
高鐵衝破20多/p
車位跟房價是相反的
耐人尋味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