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捷運宅(共構捷運宅) 的認知【 捷運宅,是沒有產權的持份土地住宅】

以免有人或被不非不肖仲介化詐
-------------------------------------------------
所謂【 捷運宅,是沒有產權的持份土地住宅】
捷運宅一般是約50年住權後,就要拆掉或歸還給政府





2012-03-07 16:08 發佈
短短的距離房價卻差很大
下車後走十分鐘還可以接受

shinse98 wrote:
捷運站出入口到家只要...(恕刪)


最純正的捷運宅是....

搭手扶梯上去就到了

shinse98 wrote:
捷運站出入口到家只要...(恕刪)


銀行定義的捷運宅大多就是"捷運共構的"

但是廣義的定義大多是出捷運走路十分鐘內,約500M左右的距離吧
人的步行速度以5公里/小時來算
走直線10分鐘已經達到833公尺了
仲介吹噓的捷運利多大多指走路15分鐘內
幾乎都一網打盡了
呵呵!!!
不只是走路距離,地理環境也要考慮一下

捷運新店站出來走過碧潭吊橋到對岸也不用十分鐘
但是沒有人會把吊橋的另一頭當捷運宅在看吧?

相對的美河市這個蓋在小碧潭站上的共構案就是捷運共構宅
可是你也要想一下像小碧潭這個搭捷運還要看時刻表的車站
班次比火車還要少的捷運站,是否符合你心中捷運的印象?
火車還可以直達台北車站,小碧潭線坐了只能到七張就要下車換新店線
各位認為美河市作為捷運宅有意義嗎???
對我來說就是500M以內, 或走路十分鐘以內才算.
其它的就不要故意在"捷運"兩個字上做文章想多賣點錢.
還有什麼「雙捷運」就是卡在兩線的捷運站中間, 然後離
兩個捷運站都遠得要死... 真的是....

樓上有講人類走路速度是每小時五公里, 可以實際走看看...
我想台灣人平均的走路速度應該不到5km/h (日本人也許有).
台灣人不會習慣「那麼認真在走路」的速度...

另外我自己在看捷運附加價值一定是先看路線.
藍線紅線高運量,穿過幾個台北市精華區又少轉車的是最優.
中運量或支線(例如小南門線)但是也有穿過北市精華區少轉車的還OK.
一樣是高運量, 但必須多轉車的路線又其次.
其它支線, 久久才一班車的就....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bluesystem wrote:
其它支線, 久久才一班車的就....


永和新店現在是於古亭站兩線擠一條軌道

所以若是在永和或新店線上等車需7分鐘

但以後分家各自獨立一線就可改善



抱歉弄歪了...

我認為是"散步"8分鐘以內(600M是極限)
我目前住的建案打的是「共生宅」而不是「共構捷運宅」

照樓主的說法的話,那就是最優質的住宅囉…
定義

shinse98 wrote:
捷運站出入口到家只要...(恕刪)
售:很多AV產品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