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堅稱租房子比較有利的自欺欺人講法,但其實你還是再幫另一個投資客養房子
貧窮者始終不斷付出租金 且這租金是一去不回頭的 只能求溫飽沒任何投資效益的(我們行話叫 null money)
而有錢者始終有租金現金流(fresh money)收入,並享有增值的價差 難怪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信不信,就只是單純你買不買房子的決定,就能造成巨大的落差
且時間越久,這個現金流入與流出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我就認識好幾個始終都罵房價太貴,始終沒買房的人
多年後,原本比我有錢的人,現在肯定遠遠比我還要更窮
這個社會的窮人心態很怪,寧可聽信電視上的股票老師報的明牌,卻不願買間自己住的房子
誤以為股票比較安全,要跑隨時可以賣....
房子總價太高,跌個10%,就損失慘重....
股票就是因為大家隨時都可以賣,跌起來驚天動地
我雖靠股市賺錢 但靠房產守住錢
勸版上喜歡玩股票期貨的年輕人(尤其是不找個正當工作 以做期貨為業的)
夜路走多了 就如同杜總輝 五年賺的兩三億 還不夠兩天就賠掉五億
我在這一行看太多了 基金經理人可以一個月賺千萬 但後來也有賠到賣掉北市房子 一家四口窩在林口租房子的 不敢帶朋友來家裡坐 真是不勝唏噓
只有一位有名的基金女經理人 當時賺的錢訂了兩戶勤美樸真 目前增值約一億多
房地產現在買貴10%又如何 一個有家庭溫暖的無價 就足以超過這10%風險貼水
我雖靠股市賺錢 但深覺要靠房產守住錢 最近與兩三位同業過年後股市賺的錢 一起合夥看上一個富錦街小店面 居然有新竹某上市電子(前股王)董事北上來搶 真是讓人吃驚 (據仲介說 他也是這波獲利了結 轉雙北房地產)
相信我 像我這樣的人在金融業 電子業中還不少 雙北 新竹等房市不會漲 但要跌很難
純從財務角度上看,,在台北與新北好地段,,或許租房比買合理,,但買房住自己的房還是有心理安定因素,,那不能只用錢來看,,,,
板主所言守住錢要靠房地產,,以事實來證明答案是肯定的,,,但我認為未來是否一定就有待商確,,,不用講太多,,光最近2412中華電下跌,,,以前一堆人一堆文章來說要定存股,,才跌一兩個月就有人動搖了,,,,
我認為合理收租的店面應是房地產中長期守住財富的投資,,,台北這些兩千萬房子一個月收不到三萬的住宅,,,是否如此就不敢說了,,,
我哥哥是牙醫,,台北已經有房,,他目前最大的投資是他恆春老婆娘家旁,,原親戚所有的一塊數百坪建地,,一年多前一坪約五萬買的,,,他到是蠻有信心的,,,同樣金額台北市只能買一間房,,小鎮可買一片建地而且還在鎮內巷子,旁邊也有蓋房不是荒涼之地,,,,他說以十年二十年而言他覺得合理投資,,至少保值,,,
大嫂家在恆春鎮上也有店面租人,,,據說投報率高於台北,,兩三千萬月租就有十萬,,,想想有這種店面一間真比股票買來賣去強,,,,
就是槓桿的不同和輪轉速度的不同
之前的房貸可以用200萬現金去槓桿1000萬的房子(更之前,用超貸的可能150萬現金就OK)
只要能用租金打平房貸
接下來就是五倍的投資報酬率
ex.房子漲到2000萬 其實是200萬+800萬貸款幫你賺那1000萬
本來要500%的獲利才有1000萬 現在只要100%的獲利就可以達成
而股票就不是這樣
不用融資的話 200萬要賺到1000萬 那可是要500%的獲利阿!!
在台灣也許買房子在近幾年是正確的決定
但是在地球的另一端 美國 卻是相反的情形
美國房地產 撇去最好的地段 一般房地產從 2008年到2012年 是跌掉30%~40%
同時間 蘋果股票 從90塊漲到520塊 470%獲利
同樣投資100萬台幣
美國房地產5倍槓桿 4年內 讓你賠掉150萬~200萬
美國蘋果股票 4年內 讓你賺進470萬
所以說用房產守住錢 對美國手上滿滿蘋果股票的人來說 誘惑不大吧?
而台灣房地產會持續漲上去嗎?
我非常懷疑
因為對岸已經快守不住啦
(以上本人言論隨便看看就好 純粹為了湊21篇有效文章抽獎用)
Nothing worth having comes easy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