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房事問題

孩子的房事居屋是一件讓父母緊張,孩子也焦慮的問題。

最近看到一篇E-MAIL論到這方面的問題,給有此煩惱者一個參考;

作者:日本國寶劇作家橋田壽賀子~

◎別期待靠孩子過活!

照理說年輕的夫婦資金不夠買房子,替他們蓋房子也沒什麼。問題是,不是送給他們錢,而是借給他們。

即使是親子關係也要打契約,讓他們每個月攤還借出去的錢。

換句話說自己要下功夫,想辦法有錢可以過富裕的退休生活。

如果你到現在才說出「我蓋房子給你們住」「我替你們付買公寓的頭期款」這種好像要從事等值交換的條件,也只能得到不滿的心情而已。

照理說年輕的夫婦資金不夠買房子,替他們蓋房子也沒什麼。問題是,不是送給他們錢,而是借給他們。

即使是親子關係也要打契約,讓他們每個月攤還借出去的錢。

換句話說自己要下功夫,想辦法有錢可以過富裕的退休生活。

如果你還是覺得孩子很可憐,實在不忍心,那就將他們還的錢存在銀行裡,以後再給他們。

重要的是必需守住人與人之間的「分際」而已。

如果你一直有一搭沒一搭地支援孩子,孩子就會被你寵壞而沒有辦法獨立。

一直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東西看,孩子就習慣被寵,因為孩子喜歡受寵就覺得開心,這樣的父母也是無法獨立的父母。


孩子是孩子,我是我

總之,我的觀點是即使你跟家人同住,還是要秉持「基本上你還是一個人」的意識。

「過了二十歲的兒女就是屬於社會的,養兒育女的任務結束後,你也要回歸社會」這就是我的想法。

在所謂的少子化(孩子少,父母老)的現代社會,每一個孩子的花費的確明顯增加了。

每一家的父母親都很自然地想,只要是為了孩子就該盡量去做。

但是,還是應該避免為孩子花費太多金錢。

我的話好像很無情,我一直認為,建立孩子大學畢業後,應該還給父母大學學費的制度,應該是很好的作法。

父母可以替孩子出高中為止的學費,但是孩子如果大學畢業成了社會人士,就應該將大學學費分期攤還給父母。

如果這樣做,孩子腦中就有獨立的意識會萌芽。再說從父母的角度不得不考慮,如果自己一生中賺的錢全都花在孩子上,孩子長大離去之後,自己還有很長的日子要過,生活可能變得很困難。

對父母親而言,孩子獨立的時候,也正是再度回復自我的時候,也因此,我勸大家一定要花點錢在重新培育自己、讓自己成長這件事情上。

如果父母與孩子雙方都能獨立,這一來就可以彼此協助和慰勞。

親子間談錢並非是污濁或無情的行為,我們不應該有這種意識。

如果為人父母或子女的人不能夠從頭修正自己的生活觀,當然就不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因此我認為,必須從黏黏膩膩的親子關係中脫身,過清爽乾脆的親子生活,才能確保好的心情。










2012-02-21 11: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孩子 房事問題
當初買房子時

我老爸有幫我出一些

當時我爸要我寫借據本票和還款計畫

那時我嚇一跳

後來才知道 這是一種機會教育

以後有人要跟我借錢

一樣 借據本票和還款計畫 + 抵押

啥沒有 那就免談

因為我老爸就這要教我 你和我老爸比 你算哪根蔥


六羽 wrote:
當初買房子時

我老...(恕刪)




言教不如身教

孩子是會模仿的

所以用示範的方式去教育 淺顯易懂
勢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無言

zax903 wrote:
讚言教不如身教孩子是...(恕刪)
售:很多AV產品

figo1958 wrote:
孩子的房事居屋是一件...(恕刪)




好文,推一下XD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