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北差距300年趕不上,唯一解決方法是爭取大陸來投資
義聯集團創辦人林義守昨天表示,台灣南北發展持續失衡,從前高雄與台北約有卅年差距,「現在可能三百年都趕不上」。唯一解決方法是爭取大陸來投資;他更呼籲中央及地方政府合作,放寬招商規定,多向對岸學習招商精神。
筆者認為林義守說的一點都沒錯,筆者很多年前就發現這個問題了。筆者的一位建中老同同學,原本家在台北,後來大學畢業後進入中鋼服務,於是舉家遷往高雄定居,將台北的房子賣了,在高雄買房子。幾年前因為女兒長大了,在台北工作,想在台北幫女兒買個窩,才發現他虧大了。卅年前台灣分兩區塊發展,台北成為金融商業及政治中心,南部則發展重工業,十幾年前才轉為科技產業,廿幾年前北高房價僅相差30%到50%,今天卻已數倍差距。當時在台北買房,現在利潤都翻倍,但若在高雄買大樓,恐怕至今還在虧本。
就算是六年前,同樣花一千萬元分別在台北、高雄投資房地產,現在結果差很大!過去一千萬元在台北買的房子,現在身價約二~四千萬元;但在高雄同樣花一千萬元購屋,如今因折舊、跌價至少掉到四百萬元。民國六十年代初期,高雄市區大樓一坪單價約三萬三千元上下,當時台北大樓每坪不過三萬五千元至三萬八千元之間,南北房價其實相差無幾。但卅多年下來,目前高雄大樓平均房價每坪約十萬元,台北則已經漲達平均六十萬元,南北房價相差拉大至少六倍。
對於在台北買不起房子的年輕窮忙族而言,「島內移民」到高雄成家立業容易得多;卅多歲的台北人修則調到高雄工作五年,花不到四百萬元,在高雄八五大樓附近買四十坪的房子,近捷運、百貨公司、公園等同樣條件,若在台北101附近至少要價八千萬元。
緊鄰八五大樓一路之隔的住宅大樓,十多年前推案時,每坪單價約廿多萬元,隨著房價一路下跌,造成不少投資客斷頭,血本無歸;法拍屋被資產公司整批蒐購後,以每坪六萬元求售,又吸引不少台北客搶便宜購屋,但房價漲價空間至今並無大幅拉高,讓他們想投資增值的期待持續落空。筆者2003年曾到高雄擔任某公司高雄捷運工程施工顧問,公司在大遠百附近租了一間小套房給我住,房東告訴筆者,當年是二十多萬元一坪買的,如今很多都淪為法拍屋,一坪只有六~七萬元就可以拍到了,太淒慘了。
kurich wrote:
台灣南北差距300年...(恕刪)
因心有戚戚焉 故
以下轉貼 (如有違反規則 煩請告知 感恩)
這樣說吧
元朗天水新界有沒有房子給人民住?
一定有阿~ 但為何居民一定要往九龍港島擠?
還不是房地產界的名言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這就與 台北市 VS 大台北 VS 台北周邊 是一樣的
當那些所謂的內地資金和觀光收益要進駐台灣時
我相信真正得到大部分利益的 還是大型企業
而我們中小企業和商家攤販 只能吃那掉下來的 菜渣肉末
我這就有一間1F+2F 位於觀光客常去的免稅店 正上方
是租給國內糕餅業龍頭之一
當初在談的時候 對方高層就有聊到
租這種地方 賣幾塊餅 能回本嗎? 能賺錢嗎?
怎麼可能會賺錢呢~
想當然爾 人家龍頭來承租這間 連我自己都覺得價格很貴的超大坪數
只是為了打形象廣告
好讓內地的遊客覺得 這間龍頭在台灣是真的市占率第一名
所以他們回去後 能夠做二次間接廣告 讓內地的消費者心安
一切都是為了更大的市場在鋪路 所以才會甘願每個月在我那邊燒錢
聽到這裡
雖然我是既得利益者 但看到台灣人民那種期待陸客的心
心情卻也跟著沉悶了起來
你們真的以吃菜渣肉末為樂嗎? 還是已經準備好 披上助紂為虐的斗篷 讓自己俯瞰那些基層人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