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你的信念!! 房價有漲有跌!! 因為房地產有基本邏輯!!
12/20
1. 印鈔通膨? 我們已經通膨很久了!
過去30年來, 通不通膨? 不用爭論! 通膨!!
日本, 韓國, 香港, 新加坡, 台灣, 中國, 那個國家不通膨?
這些國家經濟在起飛的時候, 外資開始大幅度的匯入卡位, 造成本國央行釋出更多本國貨幣,
而且釋出越多越會升值, 像台幣從40元升值到25元, 日幣升值到75元, 沒有例外!
經濟起飛的過程中, 企業賺錢了, 擴產時招募的員工變多了, 薪水也增加了,一副美好的遠景深植人心.
薪水增加了,開始擴大消費了,這時又有本國金融業和外資匯入在資產大卡位,資產價格就開始大幅上升.
本薪+年終增加的速度, 不亞於房子上漲的速度, 這時你我的父母買房能放到現在的, 都賺了大錢.
經濟起飛的過程中, 貨幣升值了, 對於我們這些不產能源的國家, 進口能源和進口原料也便宜了.
讓企業抵掉土地上漲和工資上漲的成本, 繼續擴大生產, 降低成本, 企業賺更多, 員工薪資更多.
結果開始更擴大消費, 進口的舶來品, 汽車等消費開始大量增加, 購物與娛樂事業也熱烘烘的.
這些企業賺錢了, 股票就自然有人買了, 大家爭先恐後和外資一起追股票, 把股票炒到本夢比.
大家開始對錢從珍惜, 變成不把錢當錢看! 這時候你我都很有錢, 這不是通膨嗎?
-----------------------< 好 用 的 分 隔 線 >----------------------------------
這時企業更雄心萬丈, 以為只要搞出更大的產能, 就能賺到錢,
結果土地在漲價, 有錢還買不到, 人工在漲價, 有錢還請不足, 水電也漲了一段, 食物也漲了一段.
這時讓企業紛紛的把產能轉到其他落後國家去生產, 原料台灣出,訂單台灣接,繼續享受低成本的競爭力.
然後你我的薪水開始停滯了, 才發現每天吃的便當和陽春麵已經漲到有感覺了,
當你我開始不安時, 股票早已跌了一小段, 卻還是對自己說, 沒關係! 有信心, 還會漲回來!
你我就眼睜睜的看著企業繼續投資國外, 財報也很賺錢, 然而股票就是會跌.
當企業繼續把產能移到國外, 有些人陸陸續續的失業了!
當亞洲金融風暴來襲時, 幣值也跌了, 股票也跌了, 房子也開始不漲反跌了.
當失業率開始增加, 經濟成長率開始趨緩, 當房價開始下滑, 政府在做什麼? 降利率阿!
利率從10%降到7%, 再一路降到3%, 2%也出現了! 這時所有人都開始討論我們會不會和日本一樣??
政府一直說不會, 因為我們的GNP在增加, 就像政府說GNP已達到二萬美元, 請問你月薪有五萬嗎?
不論那一年, 都有人成家立業生小孩, 買房的需求每一年都存在, 只是你我夠不夠錢買.
當股市和房市跌了幾年後, 已經跌到沒有信心了, 建商的推案量也縮了幾年, 這時利率又是最低時.
房地產又悄悄的開始上揚, 直到另一個金融風暴來臨.
-----------------------< 好 用 的 分 隔 線 >----------------------------------
當這一次的金融風暴源頭發生在歐美, 他們開始縮衣節食, 於是企業業績開始下滑, 並反應在股票上,
這時很多歐美都是研究美國大蕭條和日本通縮的專家, 他們開始要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印鈔融資.
奇怪的是, 印鈔後, 歐美的人民也沒有分到, 他們的房價還是下跌,
奇怪的是, 印鈔後, 也不是分給你我, 我們的房價居然還是上漲, 讓你我更買不起.
更奇怪的是, 越多人買不起, 房仲業越開越多.
套用戴德梁行顏總的觀念: "不是A太貴, 就是B太便宜, 總有一個要修正!"
印鈔不是發給歐美人民付房貸, 也不是發給你我付房貸, 你不覺得這個通膨有點虛嗎?
可是遺憾的是, 你我還是在通膨中, 美國的國債還了嗎? 歐洲的國債還了嗎? 每個國家都有國債還了嗎?
並沒有, 而且還越欠越多, 真是恐怖!! 恐怖到大家持續縮衣節食, 變成惡性循環.
這時候, 工作沒了, 你要買資產嗎? 政府政策再優, 銀行利率再低, 你貸得到嗎?
------------------------------------------------------------------------
<待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