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與房價的關連性



當房價又開始明顯上漲時,他絕對能夠將成交量衝出來!

因為很多原本預期會跌的人,擔心還會再漲,全部都湧進來搶著買了,讓房價與成交量同時噴出

絕對不是因為有大量的成交量讓成交價被拱高

這就是為什麼房仲與代銷總是給人一種很愛炒高價格的錯覺

因為她們期望能衝高成交價,所以必須要想辦法喊高價格,才能逼買方趕快買,同時讓賣方也願意賣

然而,房價漲不動或大跌時,成交量反而會萎縮

漲不動時,很多人會說反正也漲不動,再等等看,看會不會跌....結果,成交量當然放不出來 << 現在就是這種狀態了 >>

真的大跌時,買的人會擔心還會再跌,還是不會進場買的....結果,成交量當然放不出來

對房仲來說,他們是要衝高成交量,才有辦法抽到佣金,但成交量持續低迷下去,肯定會有很多房仲會倒閉

然而,在現在成交量持續低迷下,房仲家數與房仲業務數量卻逆勢上升,只是增加幅度放緩

也就是說,房仲業其實是期待明年成交量能夠慢慢放出來,那不等於房仲其實是預期明年房價還會再漲?

也就是明年利空出盡後,大家將會看到整個經濟的基本面(經濟成長率依然有4-5%),房價只會再漲一波上去的可能性極大

而且,政府本來就有炒熱經濟的驅動力(這樣大家才有得撈嘛),因此現在就有很多很好的藉口說要舉債更多錢來刺激經濟

結果,明年經濟成長率搞不會又會超乎原本預期的好!

總之,在現階段房市低迷下,建商或賣方除非缺錢,否則不會下殺取量,因為下殺取不到量的,反而會讓量更少!(買方更退縮,更容易猶豫)

因此,房地產成交量只是落後指標

就這樣,房價總是漲漲跌跌,看是持有者缺錢,還是想買者急著買,而最終決定房價漲跌

只是很有趣的是,當經濟崩盤後,所有的人就會希望房地產大漲了....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10月初在國會做證時指出,房地產部門疲弱不振,是美國經濟難以強勁擴張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他一週內連續兩次談及房地產景氣不振對美國經濟的危害。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44922

但,房價大漲後,又有很多人希望他跌了....
2011-12-13 18:28 發佈
今天又沒人來看房嗎?
辛苦你了....
加油,好嗎?
80%以上都是追高不追低...

所以這一波漲幅可以說非常的成功...

不過這一波也把該買的差不多都洗完了.....

也因為這波太好賺了, 接下來往下就有的瞧了......

因為大家都不追低...哈哈哈!
以個人猜測 成交量推高
有可能是 公司行號銀行壽險金控
深知今年獲利難看 明年更不敢 預測
走一步 算一步
利用 房地產 左手賣 右手接 來創造今年獲利以 補虧損
從新光金控看 對房慘 相當積極 但股價只有8元
一下子賣那些 獲利多少 又高價買進 3鼎reits.....
------------------------
http://www.nownews.com/2011/05/19/11458-2713494.htm
新光人壽松江、承德與板橋大樓高價標出 新光集團買回
(2011/05/19 00:11)
記者江羚瑜/綜合報導

大台北商用不動產標售再創佳績,即將到期的新光人壽松江、承德與板橋大樓REAT(不動產資產信託)於今日(5/18)由兆豐銀行公開標售這3棟大樓,底價21億2,664萬2,528元,在未公開標售前就已有不少壽險業者及投資人士洽詢,今日開標共有7張投標單競價搶標,投標者包括:台壽保、富邦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黃鐵達及黃勉欽。最後由勢在必得的新光集團藉由子公司「新光合成纖維、新纖開發、新星興業」以總價35.24億元取得,遠超出原市場預估的23億元行情,溢價率高達65.7%,第二高標為新光人壽的33.8688億元,國泰人壽也出高價搶標,但以總價31.3333億元落居第三。
~~略~~~
管你成交量與房價的關連性如何,但國民所得沒什麼增加和房租房價比全世界最低和國民所得房價比全世界第4高,泡沫吹很大
那天市府站附近的信義說我必須事先約, 不然公司沒人手帶看..... 他們生意還是忙得很, 經常只剩秘書顧店.

maxtk wrote:
今天又沒人來看房嗎?...(恕刪)
售:很多AV產品

donhsueh322850 wrote:
但國民所得沒什麼增加和房租房價比全世界最低和國民所得房價比全世界第4高,泡沫吹很大...(恕刪)


講過很多次了,懶得重述,對於國民所得房價比,先去搞懂GDP與GNP的差別

當你用GDP來看房價,你會忽略掉更為龐大的台商、港資、陸資的買盤

房租房價比更是笑話,因為這只是表示租金實在過低,但跟房價毫無關係

因為,除非大部分的人買房的目的是要收租金,才會覺得租金太低不划算而不願意買
偏偏大部分的人買房是要自己住,所以看租金高低有何意義?

偏偏很多人就是愛買房,而不賣租房

像你自己不也是嗎?

否則,你應該覺得租金這麼低很棒,才不管房價高低勒!
lienly2 wrote:
那天市府站附近的信義...(恕刪)


最近房仲跟我說,最近都是成交高總價的(6000萬左右),2000多萬的反而成交量變少

所以,很多房仲還是賺得很開心,成交量掉很多,根本不痛不癢

因為所謂成交量減少主要是指"件數",而不是交易金額

對房仲來說,交易金額才會影響佣金,件數只是"參考"

所以,很多人都以為"全部"的房仲都很可憐,其實是錯的

不過,也不能怪版上不明就裡的年輕人了,因為這些人的視野只看到500-1000萬
她們不理解高資產族的想法

最近很多高資產族紛紛把錢都轉進不動產中,以規避股市、匯市、債市的波動

甚至連黃金都開始賣掉了

偏偏還有人看到金價終於跌了,紛紛跑進去"撿便宜"....

唉...真可憐....

難怪這世界上窮人總是越來越窮...

yunyunhome wrote:
最近房仲跟我說,最近...(恕刪)


我最近也聽很多房仲說!

已經快零成交 所以根本沒有成交"價"可言

更別說所謂的"量"了

兩三千萬也許可以做高趴點!

但是五六千萬 甚至破億 你是能做多少?!

唬大唬大 越唬越大!

yunyunhome wrote:
講過很多次了,懶得重講過很多次了,懶得重述,對於國民所得房價比,先去搞懂GDP與GNP的差別

當你用GDP來看房價,你會忽略掉更為龐大的台商、港資、陸資的買盤

房租房價比更是笑話,因為這只是表示租金實在過低,但跟房價毫無關係

因為,除非大部分的人買房的目的是要收租金,才會覺得租金太低不划算而不願意買
偏偏大部分的人買房是要自己住,所以看租金高低有何意義?...(恕刪)


虎大你也知道大部分的人買房是要自己住,那收入跟不上房價和國民所得房價比全世界第4高,不是泡沫吹很大?難到要高所得的新加坡.日本.英國人..來臺灣住?你自掌嘴巴.北市的房價已經讓一般所謂高所得醫生.教授也買不起(台大教授一個月10萬左右.一般醫師7-12萬除了自己開業)泡沫還不大?跌個3-4成還差不多


台商、港資、陸資買房是要自己住?你自掌嘴巴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