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實價登錄 不等同實價課稅!! 讓人人有買房的鑑別能力!

下週要通過的居住法案,

無非是想讓房市交易更透明~

防範你想要買的房價被投資客墊一手
(這一手通常很大, 他想投機無非就是想賺一筆大的)

讓你了解該區域大概的行情

在該區域甚至有可能找到相對便宜的物件~

這樣不好嗎~

對自住者來說根本沒差吧~

你是要自住又不是要炒房

難道你不擔心你下一代被買房時被不透明的高房價壓一輩子

你說你怕自己的房子房價被人看光光以後沒辦法賣高

拜託~ 你當初買的房價攤出來看~

十年 二十年後不要賣得比當初差不就好了~

讓整體房市房價穩定

讓你可以拿舊有的房價去換更大一點的新房不是很好(當然你必須再補一點錢)~

將心比心~ 買房自住的都知道背房貸的壓力和痛苦

要是年輕時的你買房可以不用這麼大的壓力~

你又何苦要把壓力加諸在下一代年輕人身上...


再者, 想混淆五法等於實價課稅的投資客和仲介~

內政部都明說不會依實價登錄來作為課稅依據

"實價課稅"需依將來擬定配套措施後才有實行的可能性



可以請投資客和"小"部分仲介別來亂嗎~

就算真如你們所說將來實價課稅會讓房產飆高~

你們所獲得的利益和仲介費不也跟著飆高

你們會不舉雙手贊成才有鬼吧~

要是這樣這有問題的法案早在10年前就被建商攏絡政客給通過了..

建商和仲介的荷包不是賺得更飽更肥滋滋~

2011-12-12 11: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人人 鑑別能力

Nesc999 wrote:
下週要通過的居住法案...(恕刪)


非常同意樓主所說。

但我認政府應該也實施實價課稅,但必須區分投資客和一般自住客。
一般自住客如屬正常換房,應被排除在外。
而炒房的投資客在將房屋當作炒作工具時,應該要採實價課稅,且要高比例(理想值是價差的一半或更高),正樣才能落實真正的居住正義。

brokenMoney wrote:
非常同意樓主所說。
...(恕刪)


我也希望如此~

畢竟誰不希望將來自己有房之後

還能因應家庭需求"換"成更大的房子~

但目前要區分投資客和一般正常換房也的確是要詳細的措施

但是我不想只是乾等...

對於哪一黨執政我都很失望(因為無法避免的政商財團資助或掛勾)

但食衣住行 不是民之所欲嗎?

如果連這四種基本的都不能保障~

為什麼你不用自己的聲音 行動或選票(非政治勿戰)

挺身去支持你認為對的法案~

Nesc999 wrote:
下週要通過的居住法案...(恕刪)


賣賣雙方資訊的不對等,才會造成今日房價的高漲~

舉例來說,建商明明實際銷售率只有20%,卻可以找一堆人頭高價簽約,對外宣稱完銷誇大售價,消費者就只能當白老鼠待宰~

自從奢侈稅實施之後,人頭過戶的情況已不多見,可是消費資訊的不對等,仍讓建商以及代銷有許多漏洞可鑽~

我支持實價登陸,最好還能實價課稅,以落實憲法平均地權的精神~

Nesc999 wrote:
再者, 想混淆五法等於實價課稅的投資客和仲介~

內政部都明說不會依實價登錄來作為課稅依據

"實價課稅"需依將來擬定配套措施後才有實行的可能性
...(恕刪)


他們混淆視聽的理由不外乎

1.要實價課稅 : 內政部長都否認,法條也將註明"不會"

2.不需要 : 說小黃小綠都已經做了,這部分網友討論已經很多,根本不是這樣
如果仲介可以取代,就不會出現信義永慶出來支持實價登錄,功能差很多

依照建商與投資客的大聲反對看起來,我想這次立法,真的有打到這些利益人士,所以它們會怕

持續關注這個議題



我有房, 我支持居住正義,
希望既得利益者, 不要只因個人利益而反對,
不要再以個人隱私來當藉口, 歐美會比台灣還不重視人權嗎

房價透明、實價登錄,是現代社會必須做到的,政府責無旁貸,
希望馬政府這次真的硬起來, 對台灣有益的事, 大部分人會支持的




實價登錄 的確不等於 實價課稅 但是我不否認那就是在未來在替實價課稅做準備!!

實價課稅我也接受 這本來就是合理的!但是不等於實價課稅一般購屋者稅賦就會大增...

因為稅率是會調整的...

還有啥狗屁模糊可辨識的實價 這在國外已經理所當然的事 在這邊反倒還有人選擇硬凹?

不論是實價登錄還是實價課稅, 還不如將土地房屋交易納入綜合所得稅中, 依實際所得課稅, 才能真正落實所得正義, 不然只是關一扇門又開另外一扇門, 結果有能力的人可以閃得開, 沒能力的人越課越多!!
房價已高漲 很多冤大頭都已經以高價購入房屋
實價登入 登入一些冤大頭的成交價 可能成為變相的撐盤

實價課稅對房產才有抑制效用
Nesc999 wrote:
將心比心~ 買房自住的都知道背房貸的壓力和痛苦

要是年輕時的你買房可以不用這麼大的壓力~

你又何苦要把壓力加諸在下一代年輕人身上


版主能不能提你自己"佛心"來的例子!

比如已經漲了一倍的房子,你願意只加原來買價多少就賣出給下一代年輕人??

在錢的面前,我還沒看過什麼是將心比心


心一動念,便已千年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