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貸款(成數、培養條件等)疑問??

在這裡想請教前輩關於貸款的問題:
小弟跟內人今年初完婚,買車跟結婚等等都是花自己的所以手邊沒什麼現金了,
目前兩人都從台中來到桃園楊梅工作,
小弟在公家機關上班薪約5.7W,內人在工業區工廠當OL月薪約3.3W,
因為錢都給老婆存,我那薪轉的簿子自從有薪水以來都是約出就領出4W存到太太的戶頭去,
所以小弟薪轉的那本簿子,常常都是乾乾的狀態...
房子租了一陣子,總想自己買房子來住,但自備不足(不到50W),想爭取高成數房貸~
因為大概想在楊梅這找5年上下的電梯華廈,大約300W-400W(含車位),以現在收入來說貸300W一個月
應該是本加利還2W左右,兩夫妻還負擔倒是不大..所以才想能多貸就多貸,還可以拿來整理房子^^"
所以問題來了~~
第一關:穩定的「戶頭進出軌跡」
戶頭很穩定每個月初都匯進來,但一近來又馬上領走,雖然是提到太太的戶頭去存,但到時承辦銀行核貸,會不會認為小弟是月光族...
第二關:消費性貸款
手邊仍有40W左右的土銀"公務員信用貸款",那時是為了結婚貸的,這方面還款很輕鬆,一個月六千左右,目前第二年,這到時候是不是會影響房貸的成數??
第三關:信用卡消費
信用卡每個月消費約2W左右,每月皆按期限一次繳清,這樣應該多少有加分吧??總不會說小弟消費過度、消費習慣差吧...

問題大概是這樣啦,總而言之是想爭取高成數的貸款,所以上來問問前輩,目前小弟這樣的狀況應該還可以吧,我最擔心第一點"薪轉帳戶"總是空空的
因為沒有銀行的朋友,所以請前輩解惑樓 感恩
2011-12-11 6:47 發佈
zz11452 wrote:
在這裡想請教前輩關於...(恕刪)


我現在也是正在與銀行洽談貸款方面!

我現在正面臨的是:

1)房貸業務 銀行不大願意承接了(ex:內湖陽光街的國泰銀行, 其他銀行派一般專員洽談只要求留物件資料做估價)

2)套房大都銀行不做case了(理由是怪政府在打房投資客 銀行主張與他們本身無關 不是不給貸 是政府在打房) ,

3)房子物件作鑑價 都估的超低 與市場價 (仲介/屋主)差異很大(最多只能貸八成)

ex:屋主與仲介 會拿出成交行情表告訴你說今年這幾個月成交行情是65萬/坪 最多只能談到59萬/坪

若你把這房子物件資料給銀行去做估價,銀行只會估到45~48萬/坪.

若是非套房:(申貸八成)
則銀行帶給你八成房貸的算法是, 48萬 x 0.8=38.4萬/坪
所以你從銀行端 能爭取到的最多能貸的房貸是38萬.4萬/坪(可是房仲卻會告訴你屋主賣59萬/坪 已經夠便宜了 此時不買尚待何時 不買會後悔 房子持續飆漲 信義 永慶 住商 中信 通通是這種論調)

若是套房:(一般不承做, 即便承做, 申貸只能六~七成),很好笑的是五年前很多家銀行 對套房物件大都是能給你十成貸 甚至超貸! 只能怪手自己腳太慢!

48萬 x 0.6=28.8萬/坪, 自備款就差更多了!

資金缺口 銀行會告訴你 現在不可以十成貸款 去找爸媽要錢 或者跟親戚朋友借 或跟公司借!!
不然 最後一招是 房貸業務建議你申辦個人信貸 利息4%~7% 就可以讓你補足自備款資金去買房了!

或者最後會建議你再多等等 房價可能會在下跌!(銀行似乎顯然放棄了 不大積極)
若是與銀行洽談申請房貸最後是這樣的話 卻為何一開始催促你提供物件資料給他們做參考與估價?











我本身也是公務員 單身 不過薪水只有5萬初

98年購屋時和華銀公教貸款了780萬

所以你們雙薪 應該可以貸的更多!!

PS:當初華銀只想貸750萬給我 其他30萬用信貸 後來我說要換別家分行貸款
行員問經理後就核貸780萬下來 可能那時景氣不好缺業績吧!!
有金流進出只要提供給銀行看是老婆的帳戶就沒關係,

倒是有那貸款或是現金卡預借現金的就有影響,

貸款就會扣除你的貸款成數了,也就是可以借的會會變少,

而那個想要沒自備款買房現在應該是不容易哦,

不過你的區域是在楊梅,那裡房價便宜,可以等一等,

理好財存好自備款可能一年半就行了。
忘了說信用卡的,

你都有按時繳那只是你的信用還不錯,

不代表銀行會甘冒打房犯天條的風險幫你超貸的,

頂多可以爭取一下利率低一點,

大大是公務員本來就是低率優惠專案了,

所以這應該是沒有幫你再加分了。
雙薪8W買400W的房子沒有什麼大問題
而且又是公家機關上班的鐵飯碗

信用卡每個月消費約2W左右
消費過度、消費習慣差!?
除了您老婆沒有人會在乎這個

您說的三關不用自己嚇自己
如果自行向銀行申請貸款
就把他們要的資料準備齊全即可
最重要也只是扣繳憑單

更簡單的辦法就是找一位代書
讓他們的人脈關係去打點
你要不要問土銀看看?

房屋貸款, 本來就是土銀的最愛. 你又有在土銀貸過款, 只要繳息正常,又是公務人員, 在土銀的核貸上加分很多


只是現在時間點很尷尬, 正是房貸泡沫化的危險期, 銀行會比較保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