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轉量要縮到什麼程度, 才是到人棄我取的時刻呢?
恐怕未來要度過或等待的 不是某個『時間點』
而是一段『很長的期間』
等到過了某個時間點 頭過身就過
跟
度過一大段很長的期間 永無止盡的煎熬
是很不一樣的
2008年那次拜全球央行聯手製造流動性所創造的短期V型瞬間反轉 未來未必能夠炮製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自由自在的獵人 wrote:
現在的價格看起來是不太上也不太下.
買方已經不急, 因為少了沒買到很可能得再花更多錢買的氣氛. 就慢慢看.
賣方也不大急, 因為價格也沒什麼崩跌. 就慢慢賣.
仲界應該是比較辛苦的一方....(恕刪)
很高興可以跟您討論這方面的問題
不論是否正確,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想法,您可以姑且聽之
其實台灣的房地產市場,狹義來說,台北的房地產市場
可以長期維持不墜,甚至是一直上漲
說是供需也好,說是搶手也好,我認為有80%都可以歸功於成交價不透明上
成交價不透明對於價格的控制有很多好處
1.政府維護房市容易 2.仲介喊價容易 3.透過媒體造市容易
這不是我們這棟樓要討論的,但有所相關
為何相關?
前面所提到的1~3點功用,在一個國家經濟基礎尚可、景氣循環處於擴張階段的時候,是非常明顯的。
問題只在於 當國家經濟能力開始走下坡、人民收入停滯甚至降低、世界景氣開始步入收縮循環的時候
前述1~3點 真的還有辦法繼續挺住房市表面的價格上升嗎?
說白話一點
當景氣糟糕到連政府都挺不住、建商都掰不出好市況的時候,人們突然發現房地產漲不上去、甚至不能幫你帶來獲利,一切的假象被揭穿,那時候市場會變成怎樣的『待變』?
世界六大央行聯手救市,也不過才前天晚上的新聞而已,但是,各國的股市跟原物料市場反應這利多反應了幾天?反應的幅度又是如何呢?我這幾天進行通膨部位操作,結果讓我覺得很失望,或許要等到下週一正式開始流動性交換的時候,才能有我期待的表現。
我的感想是
這波金融風暴,已經不是2008年當時的單純『信心危機』問題,印印鈔票製造流動性就能解決的了,而是實實在在的資金黑洞擺在那邊,各國財政政策用罄、通膨界限也用盡,資本主義跟貨幣制度確確實實面對考驗的時刻,台北房地產市場也要面對同樣的考驗,這次熬得過去嗎?就憑『只有台灣人最愛它』?
時間應該可以解答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