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想探討現在年輕人對買房想法? 服從性太高嗎

小弟我接近中年,前幾年還好有殘殘買了間房,背了房貸 位在台北市周邊,
否則想買間房真的欲哭無淚, 寄得唸書時有無殼蝸牛運動,當時房價跟現在比,
真的是便宜太多了, 為何現在無殼蝸牛仍然默默無聲?

想想一個大學畢業生剛踏進社會,2萬多起薪,至少要當數年窮忙族, 除非是啃老
每月要將大筆鈔票貢獻給房東, 若想成為有殼階級就要被建商銀行剝削
這實在是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的原因。

剛才看到一則八卦新聞,全聯董座爆10年密友, 這些炒房地產有錢人坐擁豪宅,名車,美女
結果年輕人辛苦工作騎機車,搭捷運公車,苦哈哈求一處容身之處而不可得

是現在年輕人對政府社會失望了,不與世界爭辯了,還是無所謂反正過一天算一天??
2011-11-30 15:26 發佈
也許答案是,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有「老」可以啃,或者大部分的人都有父母的房可以繼承或父母付頭其款~

真的沒有房的真的都是少數吧???
我當初買房的時後,就是如開版大說的,一個月二萬初..
我還是努力兼差打工去繳房貸.
但是壓力真的不小.

現在的房價我相信會讓更多年輕人怯步.

joeljule wrote:
小弟我接近中年,前幾...(恕刪)


觀念吧

享樂主義

有錢人買房存錢享樂

下一代光繼承就夠,誰管將來台灣會如何。

沒錢人月光花錢享樂

反正不生養下一代,誰管將來台灣會如何。

抗議?一抗議就是被說「年輕人只會抱怨」、「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等等…

等哪天真的會餓死時再來抗議好了。

以上為不負責任推測。
除了在網路上喊一喊,
怪天,怪地,怪父母,怪政府,
又能改變什麼?

不過我還是認為有付出就會有收穫,
努力一點, 還是買得起.
別人有錢買勞力士, 我能力不夠, 買Casio一樣可以用.
別人有錢買Benz, 我能力不夠, 買Toyota就好.
別人有錢買台北市, 我能力不夠, 買桃園就很知足了.

這是(六年級)的想法, 應該不算年輕人了.
其實真的聽到很多長輩覺得年輕人很可憐,薪水僅夠糊口

找不到好工作,只好去賣車,賣房子,下雨天也要一直跑
賺著微薄薪水, 感覺是沒未來的,當然中年人也不知道何時要被裁員?

對社會無力感,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抗議?一抗議就是被說「年輕人只會抱怨」、「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等等…


不抗議會被說服從性太高、不關心世事


活該誰叫你是年輕人


joeljule wrote:
小弟我接近中年,前幾...(恕刪)


1.雙北不過500萬人口
有1800萬人住在非天價地區也很快樂
買房爲何非買在雙北不可?
2.現在交通系統比以前發達得多
年輕人要買房多關愛桃園基隆
為何只想要往雙北中心擠?
3.生育率慢慢變成一個解決方案
既然大家都沒太多兄弟姊妹
跟父母擠一下又何妨
反正睡覺的地方一直在那裡

我認為年輕人有下列選擇方案
方案一:當禿鷹等就對了
方案二:考慮桃園新竹購屋用高鐵通勤(月票半價低於租房)
方案三:買雙北郊區慢慢換進市中心
~~年輕人要有房一點都不難~~
是沒錯

這就是社會區隔化, 郝龍斌要蓋社會宅在帝寶旁,為何無疾而終?
許多既得利益者,包含掌控媒體,就是想得到更多權力跟利益
房價高就象徵性喊打房,在邊陲地帶蓋個社會宅, 把弱勢者疏導到那邊去

或許這是資本主義趨勢,無法避免,根本無法兼顧社會公義,但是改善工作環境
提高所得是政府該做的
豪哥大 wrote:
1.雙北不過500萬...(恕刪)

大大說得超中肯的
這樣一定有機會擁有自己的房子
但就是
1.享樂至上/台北生活多采多姿
2.懶得通勤/要住離公司近一點的地方
3.自我意識高不喜歡被家人管/要自己住

解決方案
1.降低慾望
2.勤能補拙
3.犧牲自由
??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