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yi.com.tw/news/article.php/2175
信義房屋歷年大台北房價指數

八成又有一堆人說這數據是假的...唉...漲的時候說是假的,跌的時候說是真的...
你自己看,今年年初拋出奢侈稅議題後,台北市房價確實有跌過,人家也是有誠實公佈出來,你怎麼不說那也是假的?
早在奢侈稅實施前說過,奢侈稅後反而會漲,卻沒幾個人相信....
現在我又說,現在的價格相較未來還是算便宜,又有幾個人相信?
主要的原因是,在歐美債務危機下,各國政府拼命印鈔票來償債,鈔票的價格早被稀釋,資產價格必定會先反應這個事實--漲價
若你曾仔細研究過世界經濟歷史,你很容易發現,經濟崩盤後,政府肯定會使出各種刺激方案,而資產價格正是屬於率先反應政府刺激方案之一
又加上,台灣屬於出口型貿易國家,對於匯率十分敏感,根本沒辦法忍受過高的匯率
這使得,只要歐美一放水出來(印鈔票),台灣就得跟著放水,否則台幣匯率飆高下,經濟就完了
歐美放水對他們自己好處很多,但對賺走她們很多錢的亞洲就十分不利
歐美的經濟問題之一就是花掉太多錢,錢都流往亞洲,現在靠壓低歐美貨幣的匯率後,貶低亞洲國家手上的歐美貨幣價值,等於是將錢又拿回去一點
最近有消息指出,德法打算另簽新約,要求成員達到某種程度的財政水準後,再由歐洲央行印鈔票來幫忙償債...雖說借的錢遲早要還,但"現在"突然暴增這麼多鈔票,你覺得這對資產價格有什麼影響呢?
總之,好可怕,10月台北市房價又創歷史新高了,年增率依然是全台灣最高:12%
試問,有幾個人的年收入能年增率12%?
但,房地產可怕之處在於,只要少數人收入年增率較高,少數的成交價就能拉動整個區域價格....
大家都普遍都很貪心的,別人賣了900萬,自己很容易認為賣900萬似乎太便宜了,期望賣更貴
當然,賣便宜一點,也許能很快成交,但在超低利率下(500萬房貸,一年利息才10萬),但若再等一等能夠多賣10萬,很多人是很願意等下去
也就是說,在超低利率下,資金氾濫下,對買方來說,要等到價格下跌的機會其實很少(像今年3~5月就有),但下跌的時間與幅度不會太大,若期望有更大的跌幅,你很容易錯過,越等越高價
今年3~5月之所以難得出現小幅下跌,主要是奢侈稅造成流動性的疑慮,導致部分資金不足的投資客必須趕快降低槓桿
但,當去槓桿結束後,低利率、資金過多、買氣沒少,房價如何能再跌?
再說,槓桿很大的人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主要是追求短期報酬者,而不是打算長住者),大多數人都十分保守看待高總價的房地產的!!
大多數人都緊緊守著房貸上限是年收入的5倍,若你要用過大的槓桿來買房,就算是你買來自住,你當然很容易像今年上半年投資客那樣"逃命"去
又加上,很多人在房價持續高漲之下,其實他還能勉強追得上房價,其原因主要在於,他自己原本就有房子(台灣自有屋率高達80%)
一邊住,一邊會增值,同時在存錢,自然就能再換一間更大、更好的房子....
就這樣一層疊一層上去
也就是說,『真正』覺得房價貴得離譜、貴到無法負擔的人,其實大概只有20%沒有房子的人....
當你選擇持續當20%沒房子的人,大概只剩你還會覺得房價貴得離譜、貴到無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