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徵空屋稅同時應該要做的幾件事

課徵空屋稅無疑是對房市的一計重拳,各位還依稀記得,
民國77年財政部再度宣布復徵證所稅,政策一出,台股"無量崩跌"十九個交易日
如果房市一下子硬著陸,傷的不只是投機客,還有相關的產業,
所以在此提出應該要做的幾件事

1.嚴審空屋定義(尤其是人頭戶)
2.向人民評估空屋稅的好處(促進錢入股市,減少空屋,讓屋物進其用)
3.輔導建設公司轉型(鼓勵轉去汰舊換新,都市更新,整肅市容,科技化住宅)
4.輔導房仲轉型(其實現代社會不應該有那麼多的房仲,強化網路資訊)
5.輔導水泥,鋼鐵,營造產業轉型(轉去提升公共建設數量與品質,如運動場,遊樂區,公路開發)

人類如果只會炒房地產,不但對未來科技發展沒有幫助,反而與民生需求背道而馳,阻礙社會進步
貧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共勉之.
2011-10-30 15: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空屋稅
Symbol wrote:
課徵空屋稅無疑是對房...
民國77年財政部再度宣布復徵證所稅,政策一出,台股"無量崩跌"十九個交易日
如果房市一下子硬著陸,傷的不只是投機客,還有相關的產業
,(恕刪)


你完全搞錯
真正重傷的是當時的政府

當時尚無選舉
政府都可以掛掉一堆政務官
(日後又有勇士提出要土地實價課稅,也是馬上被砍掉)

你覺得以現在的台灣
誰有可能提這種東西?

不管哪邊
哪個大官小官手上不是一堆房產?比方說41筆之類的...
當你有能力進入制定政策的階級
你手上也會一堆土地房產的


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人民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民智已開,對於社會這十年所充斥的一大堆不公不義政策及稅制已經忍無可忍;社會價值觀扭曲,貧富差距擴大,房地產被財團及投機客壟斷、炒作,年輕人起薪低,受薪族薪水不漲但物價卻頻頻上漲,炒房、炒股者靠金錢遊戲不事生產賺取暴利,其資本利得卻不須繳稅,政府財政惡化但有錢有勢者免稅還能享受退稅,反觀受薪階級卻得負擔政府70%稅收;年輕人覺醒了,已經不甘被政策操弄,淪為永世不得翻身的貧困階級。政府主政者害怕過去歷史重演,不敢進行稅改,但其實稅改愈晚進行對台灣就愈不利;其實只要有膽識的政治人物因勢利導,在民怨四起之時推出合宜政策,只要抱持"今日不做明日就會後悔"的意志,稅改短空長多對台灣體質絕對有益無害。當初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推出十項建設,不也是飽受批評,事後證明因為這些政策才能讓台灣走出一條康莊大道,讓台灣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全民健保制度不也是一個政府施政,民之所欲總在我心的好例證。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