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作閒聊啦
以前奢侈稅剛研議開徵時,我是很支持的
想說房價會不會跌些,也許可以進場撿個便宜
就算沒便宜,也可以使房價平抑回歸健康化
其實對已經自有住宅的人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但事實上證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心想避還是避的掉
所以結果是房價停滯,喊跌的繼續喊,喊漲的也喊不動
事實上我觀察現在沒什麼漲也沒什麼跌,效果已經達到了
當然啦還是有一群人會不滿意,甚至出現仇富心態
不管是自認買不起的
錯判情勢的
誤聽張教授的話的
沒賺到這波不甘心的
自認為掉到M型社會左方的(其實不是自己變窮,是發覺周遭買到房子的人變有錢)
忌妒的
以前覺得房子租就好,看到別人買房賺錢,壓錯寶心有不甘的
非自願被擠出天龍國的
想用郊區的價格買天龍區的
當然不滿意了,房價沒有暴跌是不會滿意的
所以啦當然出現很多聲音啦很多怪招都出籠,例如升息啦
很多人沒貸款的恨不得一夜之間利率衝上10%,法拍暴增,房價腰斬
但接踵而來的是國民集體信用破產,銀行倒閉,就算你撿到對折的房子,還是要附高額的利息
而且生息牽扯的經濟層面太廣
所以後來最常被討論的就是“實價課稅”,而且有一群忠實的擁護者
政府當然樂觀其成,加稅耶,政府跟地方都沒錢了,這年頭還有哪國人民帶頭喊加稅(只有台灣)
幾百年可能遇不到一次,此次不加更待何時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加稅是兩面刃,也許省了房價,後續也要支付高額的稅金
也許以後買房子算的不只是貸款,搞不好還要貸款給去付稅金
我看到一些人被投資客賣了一次氣呼呼,被政府又賣一次了還拍拍手,賺夠的老早就跑了
一般民眾還要被迫加稅去分擔這些人該付的稅金
我寧願不買,也不要實價課稅
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實價課稅,或者還有其他方式,我建議大家要想一想。
**********************************************************************************************
我只是說說我的看法,沒想到一天時間就蠻多人回的
第一頁就很多人急著幫我扣帽子
還有人說我是房仲,大咖投資客等等
講真的啦,我們在這裡討論也不會影響甚麼
畢竟台灣90%的人沒在上01,上01的也不一定會看這個板
就像你們所說的不買最大,崩盤在即也不需要關心這個板才是
某些人慌張的模樣,在我看來些許可笑
我的狀況是這樣
我只是一個小小上班族,五六年前買了預售屋,現在正自住,房貸繳納中。
當初只買二十幾坪,結婚想說換大一點
當初買的價錢跟現在的價錢當然不能比
所以漲或跌跟我沒什麼關係,我就是一坪換一坪
所以大家不用再猜了
為什麼我會有感而發是因為我看到了01某篇文章
我也忘了哪一篇
文內提到說美國當初對遊艇實施奢侈稅,導致美國製船業大蕭條,導致製船工人大量失業
後來雖停止此稅,但傷害已無法彌補
我就在想,原本這些對付有錢人的辦法
最後倒楣的還是一般百姓,有錢人大不了不買而已
不要以為就是加稅這麼簡單而已,影響的層面會到哪裡我不知道,我也不認為你知道
加稅是兩面刃
當然有人說我擔心太早啦
反正也還不知道遊戲規則嘛,是沒錯啦。
我只是覺得不管加在誰的頭上都是成本,最後還不是加在自己身上
政府這個莊家早就先抽走
大家還拍拍手,這種情況我還真的沒看過。
任何加諸在人民上面不必要的支出都是種霸凌
今天買不起房子的人覺得被房價霸凌了
買了房子的人或者是想買房子的人對這些突如其來的稅何嘗不是種霸凌
大家賺的都是辛苦錢,繳房貸的錢都是扣過稅之後的錢
不要以為所有買房子的都是有錢人,有錢人就該死
勸你不要這樣想
如果你真的這樣想,窮一輩子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啊,我認真了
jonboy wrote:
當作閒聊啦以前奢侈稅...(恕刪)
樓主也不必過度悲觀
奢侈稅的效應應該是實施後兩年左右才會真正發揮力量
短期之間因為部份投資客暫停出售造成臨時性的「供不應求」現象
因此這段時間屬賣方市場(能賣貴一點為何不多賺一點→漲價)
有些疾病在治療之初病人會覺得有點不舒服,不是嗎?
以下報導剛好說明供應短少的現象
奢侈稅實施3月房市委賣量萎縮(中時電子報)36%
玩Compaq的pad加入0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