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轉貼8/15經濟日報~奢侈稅開徵 大台北高價房打入冷宮

奢侈稅開徵/大台北高價房 打入冷宮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2011.08.15 02:00 am


奢侈稅開徵至今,大台北地區房價不動如山,但交易量明顯萎縮,買方結構出現改變。

房仲業者發現,目前自住客成為購買主力,大台北地區總價在1,500萬元以下產品的成交占比逐漸提高,高總價產品明顯失寵。

其中以每坪200萬元以上的豪宅產品最慘,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知名豪宅如信義路「勤美璞真」、愛國西路「元大一品苑」、敦化南路「潤泰敦仁」、「元大柏悅」、「文華苑」等,以往受投資型買方追捧,自奢侈稅開徵至今,一戶也沒成交,交易陷入急凍。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昨(14)日指出,奢侈稅開徵後,短期投資客快速退場,近來國際經濟情勢動盪,也使中高資產者觀望心態濃厚,目前僅剩有實質需求的自住族,尤其是首購族勇於進場,大台北地區1,500萬元以下的產品最受青睞。

徐佳馨說,觀察奢侈稅前後,台北市與新北市各總價區間的成交占比,雖然大格局不變,但已出現相當消長,台北市1,500萬至3,000萬元的成交率萎縮最多,減少6.59%;3,000萬元以上的減少2.13%,買盤轉向1,500萬元以下產品。

新北市方面,低總價產品占比雖然增加幅度不大,但買盤已轉旺。低總價深受歡迎的原因,除了門檻低、好入手、轉手性好等優勢,徐佳馨說,過去短期投資客時興的「精裝屋」,因為投資客退守而淡出江湖,取而代之的是沒有兩年限制的非短投產品,但這些房屋往往屋況較差,購屋者要花錢裝潢,「省總價,補裝潢」也成為目前買方的主流思維。

台灣房屋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煊表示,一戶豪宅總價往往要二、三億元以上,被課奢侈稅至少數千萬元,事後買賣雙方還可能會被查稅,這都降低買賣雙方交易的意願。

【2011/08/15 經濟日報】@


轉貼8/15經濟日報~奢侈稅開徵 大台北高價房打入冷宮
轉貼8/15經濟日報~奢侈稅開徵 大台北高價房打入冷宮
2011-08-15 9:44 發佈
1500以下的房子大概是兩房,總價門檻低,需求也可以滿足,變成市場主力一點都不意外
結果可能就是1200漲到1500,1800的降到1500。
其他的變化不大。
??
萬華/文山應該還買得到3/2/2.

zaza213 wrote:
1500以下的房子大...(恕刪)
現在房屋廣告真的多到很誇張
每天信箱都有房仲傳單不說
假日的報紙根本搖身一變成為房產報,有夠熱鬧
這不意外。大家都猜得到。
短線投資客已經不買了,只剩自住型在買。台灣人小孩又生得少,不需要大房子。到最後夫妻檔就跑去買較低價的兩房一廳。
zaza213 wrote:
1500以下的房子大概是兩房,總價門檻低,需求也可以滿足,變成市場主力一點都不意外
結果可能就是1200漲到1500,1800的降到1500。
其他的變化不大。


如果現在傻傻真的用一千五去買這一年從一千二漲到一千五的房子~買在高點套個20年剛剛好而已.
如果只是單純的下跌來抵房租,我相信就算是二十年也有一堆跳下去買.問題是你打算每月付多少?
sttit wrote:
如果現在傻傻真的用一...(恕刪)

如果這個價位跟條件的房子自住需求夠大,就會變成支撐。
大家都自住,又不是要投資,漲也漲不到哪去,跌也跌不到哪去,漲價也是自己住,套牢也是自己住。
??
剛剛到後面去巡一下, gosh, 滿滿的仲介DMs.........

freeflow wrote:
現在房屋廣告真的多到...(恕刪)
robson6630 wrote:
房仲業者發現,目前自住客成為購買主力,大台北地區總價在1,500萬元以下產品的成交占比逐漸提高,高總價產品明顯失寵。.(恕刪)



這1500囊括整個大台北,還算有點膨風
以新北市的自住市場來說實際上應該說平均只有1000左右,只會少不會多
不過這真的不意外,薪水沒漲,能背的款項和期限一樣
當然購屋的選擇價位和十年前不會差多少

想看的是那些炒高高的爛貨(虛灌坪數、地點不佳、格局奇怪等等...),後勢會如何走
還是老話:拭目以待、抓最後一個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