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財政之糟糕
軍公教的好日子還能有多久
一堆人還以為國家能養你到老
最近政府在編明年重大公共建設預算,因為找不到錢,最後大幅縮水,金額創十年新低
編列的 2166 億新低預算,又因為找不到 $$ ,
只有 1252億能編足 , 經建會找小馬哥討救兵,才補成 1552 億,大概只有今年預算的一半
明年度軍公教加薪,要每年再增加 215 億的支出
所以主計處開始著急,要求明年各部會人事費用減少 1/100
這部份各部會還在傷腦筋,剛加薪,就要縮編
累積到 100 年度,中央政府債務高達四兆九千億,占 GDP 37.5% ,逼近法定上限 40%
而且這還沒有算軍公教退休準備,健保虧損等隱藏負債,這部分還有 13 兆
因為現在快沒米,管不了以後了,科技預算直接負成長 6%
眼看國家財政赤字寅吃卯糧,債留子孫
人口也漸漸老化
加上產業外移,電子業展望也不好
請問台灣的經濟還有多少老本可吃
說來說去
不就是另一個希臘罷了
希臘還有歐盟借錢
沒加入聯合國的台灣
最後怎麼做? 狂印台幣有人要?
靠對岸拿錢救? 用台澎金馬來償嗎?
一昧複製過去經濟高速成長期的房價上漲歷史,來預估未來北市房價保值性
就跟軍公教希望國家永遠養你一樣
甚麼時候變盤,我也不知道
也許我們的下一代不是台勞,就是外國人吧
現在當然是能炒房就繼續炒. 能撈多少就繼續撈
反正炒房愛台灣,促進"內需"之餘,別忘記把小孩送出國就對了
誰在乎以後會怎樣
看看政府不斷延長退休年限,能越晚發公務員月退金越好,就知道政府自己也很心虛
只是希望政府不要把經濟復甦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
如果不是剛好碰到六七年級世代最大一波的成家生子潮,會有這番榮景嗎?
政府對待這股足以決定台灣未來經濟走向的消費潮
也只是課盡扯後腿的義務,讓這股決定台灣未來二十年內需力量的一大部份人受困於高房價的牢籠而已
我很佩服台灣的年輕人,他們在如此"對待"年輕人的惡劣環境裡,還是撐起了相當幅度的內需發展
在一個只有投資客跟"老"公務員可以大肆買房的國度
真的要替在這環境裡掙扎的年輕人及青年人按一個讚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1.07.29
金管會打炒房,盯上17家放款過度集中不動產的銀行。金管會表示,已端出「矯正措施」,要求這些銀行增提呆帳準備,最多增提到一倍,被點名銀行獲利將受衝擊。
這17家銀行,包括不動產承作量最大的土銀、合庫、國泰世華銀等,中小型銀行包括聯邦、安泰、日盛、永豐、花旗台灣、遠東、大眾、台中、台新等。
金管會昨(28)日公布全體國銀上半年大賺1,116.96億元,創下歷史最佳紀錄。
銀行的總放款金額20.7兆元,逾放金額僅995億元,逾放比僅0.48%,續創歷史新低;呆帳覆蓋率為199.13%,也是歷史新高。不過,金管會要求銀行增提呆帳準備,成為下半年銀行獲利能否持續的變數。
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昨天表示,17家放款集中在不動產的銀行,因風險較高,已依據一些指標,要求增提準備金。
金管會要求這17家銀行,年底前須把不動產放款比重,降到金管會要求的水準,若未達成,將要求增提呆帳準備。
金管會採取的指標有三,一是銀行對房貸、建築貸款比重;二是放款年度,三是放款地區。
銀行對房貸、建築放款比重若超過標準,將要求銀行業對於每一筆貸款的呆帳損失準備,都要提到0.5%。
【2011/07/29 經濟日報】
--------------------------------
等今年總統選完,
看看最後是誰在笑啊......

我"勉強"的找一個類比, 如果我們拿曼哈頓的房價指數來試著揣測一下, 一個國家的首要經濟/金融中心的房地產保值性好了. 我剛找資料時用曼哈頓的原因是, 它是一個高收入金融業從業者聚集的地方, 因為這些高收入者, 房價一直上漲得很快; 而在金融海嘯發生時, 曼哈頓上多的是瞬間失業, 手上又還有剛買了沒幾年還要付好多房貸的人~~~ (很像許多網友預言的台北市未來呀...XD)
http://streeteasy.com/nyc/market/condo_index
從這個指數看起來, 大致上觀察到在金融海嘯期間, condo price 從最高點"跌落"到最低點, 大概有接近 20% 的跌幅.
這個數字, 我猜跟很多網友心裡認知/期待/假設 的 "崩跌", 有不少的差距吧?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裡面提到過, 為了多了解所謂 "精華地段" 的保值性, 我也請投資銀行的朋友幫我查了一下, 中央公園第一排, 在金融海嘯期間, 房價下跌了多少. 我得到的答案是, "最多下跌到 10%, 而且差不多一出現就被秒殺".
所以最近有一個在這個版上, 人緣很不好的人經常在告訴大家, 精華地區 對於總經情勢動盪的相對高保值性, 我是同意的呀~ X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