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今天早上吃早餐時.看到報紙寫到關於目前房市~~~~~~~~~~~~~~

行庫6月新承做放款回跌
2011年 07月23日 奢侈稅效應,房市明顯降溫。中央銀行昨公布五大行庫6月新承做放款金額,其中購屋貸款單月增額只有490.13億元,較上月減少26.33億元,央行經研處副處長陳一端表示,奢侈稅上路確有影響,各地區成交量也有下滑。


奢侈稅影響成交量
觀察今年以來台銀、土銀、合庫、一銀及華銀5大行庫新承做放款可發現,扣除2月季節性因素外,每月新承做金額都超過500億元,3月還創下625.85億元的歷史新高,不過6月卻出現回跌現象。
行庫主管透露,在調控房市措施後,銀行對於房貸放款相當嚴格,投資客有大半都銷蹤匿跡,房市回穩可以預期。也有投資客表示,現在想增貸,銀行查借款紀錄就直接拒絕,想找其他理由也不行。加上銀行都盡量挑安全案子做,其他的房貸案件,不是徵信時間拉得更長,就是保持觀望。


房市下降趨勢成型
6月奢侈稅生效,讓房市出現降溫跡象,如新北市和台北市的買賣移轉棟數都有減少的趨勢。房仲業者則分析,隨著鬼月將到,房市推案量將續下降,貸款也會減少,房市下降趨勢成型。
至於在資本支出上,因為有大型企業聯貸出籠,貸款金額增加117.63億元,利率稍稍下滑到1.965%,有可能是銀行殺價競爭搶聯貸案。但陳一端認為,央行數據採加權統計,因此大型得低利率案件影響較大,如果算平均利率,整體利率應該是上升的。

另外它也寫到房租也有下降的情況.就不再多談.
有央行跟各銀行實際數據.而不是拿舊時的理論來套現在實際的情況.


沒別的意思.只是想讓大家知道目前現況的情形(事實).而不是有一些人拿不是事實的文章.來誤導大家.混淆各位.



2011-07-23 9:18 發佈
1016DENNIS wrote:
我覺得不是奢侈稅的關...(恕刪)


誰上來都無所謂.只是你說的預期我一直沒答案.

一個要爭大位的人.沒一套明確的政策(一直打迷糊跟啞謎).是我懷疑的.

只要不搞意識形態(內耗2.30年了.李10幾年.陳8年.馬4年.不去拼經濟.那段時間有好政策跟法案嗎?當然生活不好過).有明確的政策跟確實去施作的人.才是我要的.真的誰當都一樣

我目前都還是看不到這樣的人.應該這次不會投了.



作期貨......選多被巴.......選空也被巴.......嚇到不敢再下單了.......所以決定不再下單
以上是被巴的不清不楚的散戶寫照,牛賺錢,熊賺錢,只有豬賠錢
目前政策正把資金趕向股匯期市,因為要對外資交待,小白兔趕緊將資金轉過來.........哈哈哈!



只能說是建商自食惡果
像我鄰居住大安區老大樓五十坪
預估賣掉是價三千三百萬
他去新北市中和新店看一下新屋
如果室內面積一樣他要買到權狀70評
目前中和遠雄開價70萬
等於要將近五千萬
他把大安區房子賣掉也買不起新北市的案子
所幸她乾脆不換屋新北市也錯失台北市的潛在客戶

kelly590 wrote:
行庫主管透露,在調控房市措施後,銀行對於房貸放款相當嚴格...(恕刪)


關鍵在這句。現在央行對各銀行承作有關房貸的查核非常嚴格,由其是投資客的認定、借貸成數及利率有相當嚴格的規範,各銀行為防止被找麻煩,有些只要是疑似投資客就乾脆不做了。一些小咖的投資客只能退場了,大咖的也被縮成數及調高利率,這種狀況下房貨量下降本就是預期內的。

但任何商品的成交量總會影響到價格的波動,故房價應也可能會鬆動,但是該注意的是短期內成交量的減少導因為人為的干預,要能『持續性』的減少才會實際影響到價格。現在要講房價會掉多少實在難以觀察。

AL2216W wrote:
關鍵在這句。現在央行...(恕刪)


關鍵也在這句(人為干預)

現在的房價就不是人為干預嗎?

仲介.投資客一直轉手喊高然後把持在他們手中轉個幾次最後才交到自住客手上.不然仲介開的跟超商一樣多.不就是高的不合理又太好賺才開那麼多.
不是人為干預?

現在剩建商在撐行情.話說昨天3重代銷商跟建商百人衝突不是人為干預?
本來一坪50萬.後來建商覺的好賣.要改75W一坪來賣.(一次要調漲50%.順便撐行情)
請問這是啥成本計算???能一次調高50%..?你看多好賺啊建商.只要一句話就能隨它喊.
不是人為干預?

政府用奢侈稅(雖然不是很完美的政策.至少目前堵到投資客跟仲介當初炒做的平台)抑制房價希望房價合理.就是人為干預?

那我們就用人為干預大家撐2年不進場吧.讓建商推案賣不出.我相信資金壓力會讓它們有壓力的.別再自己害自己.讓這房市3大推手回歸正常.這樣可以嗎?


各位覺醒吧.不再跟他們起舞了.讓他們撐住了行情.害了自己.10幾年沒買了在撐2年不買不會死.

整天抱怨政府做不到.不如做自己做的到的事.這次有志一同不進場.就怕你們自己沉不住氣.那就怪自己吧.不就是自作孽.不可...要怪誰?

聰明人自己好好自省一下吧.也能查我自始自終的發言就是鎖那3大推手.跟本不理啥有人套經濟理論.一直要人買房(那理論跟本不適用在台灣目前異變的房市本質).

還有我明年要退休有2間房(1台中.1台北)有一間要賣(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看01的房市版原因).去住台中新買的房(明年交屋).我其實不用那麼雞婆的.讓我自己少賺.只是覺得我就不是聰明人.我都能看出現在不合理房價的主因.不懂為何還那麼多比我聰明的人.一直看不出這3大推手的技倆(造成現在不合理的房價).而去怪其他.
kelly590 wrote:
關鍵也在這句(人為干...(恕刪)


你要這樣想我也沒辦法,商人及投資客就是這樣,利之所向啊,那裡有錢賺就往那裡去。關鍵在於為何房價炒的上去,北市房價十年內漲了2倍不止,為何還有人願意投入。現在願意花大把銀子買房產的,不管是投資客還是自住客,難道想的看的會比你少,那可都是錢啊,你要相信願意投錢進一個高風險市場人,還是相信一堆只能站在市場外喊燒的人。

另外呢,房市是個非常非常大的市場,除了政府用政策緩和市場可稱干預外,沒有民間團體的動作可稱的上干預。建商投資客可以炒的上去,那也是順勢而為,建商推一堆天價的房子,沒人埋單的話,價格上的去嗎?

版上一堆阿Q不願接受房價高漲的事實,怪東怪西怨政府,倒不如花點心力分析為何房價炒的上去的環境及原因,市場要出現那些訊息才是房市反轉的訊號。

另外呢房價沒有什麼合不合理的,只要有成交,就是合理。有人在市場喊房價不合理N年了,有用嗎。喊房價泡沬化,結果泡泡愈來愈大,我也相信泡泡早晚要破,5年等了,10年也等了,但你相信2年內會破嗎?
AL2216W wrote:
你要這樣想我也沒辦法...(恕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你言:

你要這樣想我也沒辦法,商人及投資客就是這樣,利之所向啊,那裡有錢賺就往那裡去。關鍵在於為何房價炒的上去,北市房價十年內漲了2倍不止,為何還有人願意投入。現在願意花大把銀子買房產的,不管是投資客還是自住客,難道想的看的會比你少,那可都是錢啊,你要相信願意投錢進一個高風險市場人,還是相信一堆只能站在市場外喊燒的人。

另外呢,房市是個非常非常大的市場,除了政府用政策緩和市場可稱干預外,沒有民間團體的動作可稱的上干預。建商投資客可以炒的上去,那也是順勢而為,建商推一堆天價的房子,沒人埋單的話,價格上的去嗎?
版上一堆阿Q不願接受房價高漲的事實,怪東怪西怨政府,倒不如花點心力分析為何房價炒的上去的環境及原因,市場要出現那些訊息才是房市反轉的訊號,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找出對策。等下次轉折點出現才不會又是財富被重新分配掉的一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我框紅字的部份.非常100%贊同你的說法.
至這新聞是寫給新入行的投資人

熟手是跟仲介合作一套資金在轉,根本就不需要一直貸款

這減少的26意是指,想要投入房市新炒作者受到嚇阻確實有成效

不過也代表另一個意義,就是房市確實是在高點

銀行承作意願降低了,投資客縮手了,因為套利空間變小了

奢侈稅裡面有個關鍵:購入2年

表示2年來的投資戶脫手都是淨賺

這些人是完全不受影響的

房市一漲,好像人人都是投資冠軍了,問題真的能夠把自住房子脫手賺差價的有幾人呢

如果是這樣,市場物件大增,包准你房價立刻無量下跌

大多數的人都是看到吃不到而已,那數字都是假的,除非放到口袋裡了再來說

而20年30年貸款才是無情的現實,08年的法拍預售問題現在人都忘光了,看來時候也快到了



至於上位者打房價,不論是誰,都是永遠不可能的

道理自己去想吧

誰會得罪自己最大的支持者--財團呢?又不是瘋了





jiunnyjiunny wrote:
至這新聞是寫給新入行...(恕刪)


所以還有人傻傻的以為 拿選票 就能 換台北的房子
真是 天真可笑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