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國國債已經推到了喉嚨
差一口氣就要爆發 除了歐洲國家贖債極度有困難外
美國去年10月QE2後 美元大貶 從33跌到29快要一成 貴金屬大漲
接下來就等導火線
我看跌的原因
1 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台北房市可容納數5000W人 台灣全部的人都住台北都沒問題
過個幾年年齡斷層出現 到時候空屋不只是一堆 缺錢的都必須削價售出
2 持屋過兩年後即可不受現奢侈稅 但是交易過後又要開始重新計算 不如買高殖利率股票
3 價格遠過於一般老白姓能負荷的能力 若要繼續超高房價 到最後是老虎咬老虎 就看那些
有錢人誰願意當最後一個替死鬼 畢竟 大家都有長腦帶
4 房仲業在最近提出統計託售率下降一成 那成交率下降多少???
或許我很主觀 不過請想一想 光新北市房子就能容納全台灣人 到底有多少空屋在養蚊子
市場要有供需概念 大家領死薪水連自己都快養不活了 怎麼敢生小孩 更不敢買房子了
而那些口袋滿滿的有錢人 若是執迷不悟 有能力炒作就是那些稀少的投資客 到最後就是
老虎咬老虎 看誰是替死鬼 若是開放大陸人買房的話....我就要移名了
奢侈稅副作用 成交量縮房價漲、新屋沒人住
奢侈稅政策立意良善,卻引發了不少副作用。除了市場成交量萎縮,房價反而持續走揚外,大批投資客購買的新成屋社區,最近則發生了沒人入住,無法成立管委會,導致無法點交公設,或是不繳管理費,讓公設難以營運等問題,影響部分住戶權益。
奢侈稅上路後,房價不跌反漲,除了投資客將十%至十五%的奢侈稅成本計入房價外,房仲經紀人若見到屋主出售意願不高,無論屋主持有時間長短,會不會受到奢侈稅限制,經紀人都會告知屋主,可調高十%至十五%售價提高利潤,誘其售屋。<==這就是台灣的仲介<==也可能兼有投資客的身份(就是想撐行情怕房市下跌.屋主原本可能跟本不想把奢侈稅加進房價的.難怪自住客看不到降價的房子.禍首是誰?不就是仲介.).
雖然市場對價格接受度還不高,但是目前市場釋出量少,買家可選擇物件不多,若急於購屋可接受行情,或對於區域行情不熟悉者就會成交,導致平均成交行情無法回跌。
另外,近幾年大量推案的區域,若碰上奢侈稅後交屋者,最近就面臨公設「擺爛」的問題。像淡海、林口新市鎮、三峽北大特區,或是量體龐大的社區,像新北市板橋區的「新巨蛋」一案,戶數動輒上千戶,由於購買者多數為投資客,原始買家為投資客的比率高達七至八成,這些「投資客社區」住戶,最近也開始憂心居住品質問題。
投資客為了規避奢侈稅兩年期限,暫緩新成屋出售計畫,不少剛交屋的新成屋,管委會無法如期成立,後續無法完成公設移交動作,公設無法營運,宛如廢物,停車場雜亂無章。
就算有成立管委會者,但不少投資客平時根本不會到社區,也不繳管理費,社區相關運作開始出現問題。
kanation2002 wrote:
近期各國國債已經推到...(恕刪)
這個標題真的很好笑

老虎兄算有心了啦,打這麼多字也解釋了這麼多(雖然我都直接跳到最後看結論)
rsc1234 wrote:
期待經濟崩盤讓房價跌?這種想法是不是像"反正林北本來就沒啥東西 就一起毀滅吧!"
不過2008金融海嘯 似乎也沒讓房地產跌多少 大概10%已經是極限了
甚至從2008開版以來 房地產會跌的論點差不多就是這樣
只是現在多了一個 "奢侈稅還沒發酵 走者瞧!"而已...(恕刪)
反正林北本來就沒啥東西 就一起毀滅吧 → 這樣講不太好,說『危機入市』比較恰當一點
不過我一直認為不毀滅一次,世界經濟的循環不會進入正軌,人類遲早會被自己造成的以債養債局面整到死,以後類似日本的國家會越來越多,早死晚死的差別罷了,早死還可以早超生,例如前前聯準會主委伏爾克為了對抗通膨,一口氣把利率拉到兩位數,雖然帶來了幾年的蕭條,但是卻也重新啟動了經濟的循環。
還有,奢侈稅僅具有心理面上的嚇阻作用,等到漏洞被摸清了,就沒啥效力好發酵了,別想太多.....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