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房價一二

x x :對於一般人的認知 存在著這樣的矛盾: 都市更新不斷進行著 新的特區,開發案也一直推出 然而房價高漲 台灣人的出生率又世界倒數 與相鄰國家比較起來 也不足以創造出夠多吸引外來投資者或移民的條件 房子蓋得一棟比一棟高 不時也能夠看到非常多的空屋 那麼建商究竟是依據著什麼樣的模型得以持續利潤? 這樣的矛盾之中藏了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 而建商是不會輕易說出來的 也代表著一般人的認知大部份是錯誤的 這其中還包含著人性以及資訊不對稱所造成的理解誤區 也許唯有站在統計的高度才能窺知其中一二吧

在這樣的探索過程當中 也偶然發現了貨幣政策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其實有很多例子可以借鏡的 如對岸的中國就是房產泡沫化非常嚴重的地方

"背債"造成了財團與百姓之間權力的主導差異 而利息就是其武器 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看 通膨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利息 這其中的秘密讓人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愈是危機的時候 富人愈是背更多的債 使用更高的槓扛 一般人背債 與富人背債 完全是二碼子事的

資本的遊戲以及資訊的領先 才是富人不敗的秘宓

媒體是被控制的 每當愈多的媒體鼓吹著什麼事情 我們便需要更加的小心了
12 hours ago · Like

y y :所有市場都是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決定其他市場~!
12 hours ago · Like

x x : 所以可以合理得出一個結論 建商並非是靠把房子賣出為主要利潤來源的 房仲才是
12 hours ago · Like

y y :建商絕對是靠賣房子來賺取"絕對利潤",一坪的建設費約4~5萬,若是豪宅也大約在8萬內,但是房屋蓋好之後一坪都在80萬以上
12 hours ago · Like

x x :這裡我想提出二個事實 事實一:土地只會愈來愈少 事實二:即使出生率是負的 台灣總人口數一百年來仍然是不斷增加的 其它的箇中原因 只有在業內的人士才可能了解了
12 hours ago · Like

y y : 所以利潤絕對在10倍以上,在來蓋好的房子假設總共有300戶,建商也舉止要賣出30戶就回本,剩下都是淨賺的
12 hours ago · Like

x x : 也許中國人根濚蒂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吧
12 hours ago · Like

y y : 有土私有財~~~~~~絕對是真理!
12 hours ago · Like

x x :至於利潤的主要來源 我持保留態度 畢竟所謂一坪的成本在四五萬內 是否有加上其它的成本? 包括土地的取得等等…
12 hours ago · Like

y y : 台北的土地價格和房價都太高了~加上台灣地小人稠,除非統一後開放大陸市場

你說的沒錯

建商最大的資出在土地,所以如果蓋在市中心,每坪的獲利就算沒有10倍,也有5倍以上,因為我的朋友是代銷公司的員工,其實建商出售的價錢早就算好好了,跟代銷關係好的,只要建商確定回收,或是確定利益以達到,剩下的就可以用低於市價的金額出售
12 hours ago · Unlike · 1 person

x x : 另外就是 窮苦百姓的眼睛所能見到的世界 與富人的等級是不同的 因此觀念、判斷會有很大的誤差 一個共濟會的家族掌握的資源可以達到一百兆美元 有錢人的世界絕對不是一般人所想像 就算再怎麼樣的想要搞清楚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錢足夠支持房價 第一個誤區就是比你有錢百倍以上的人是多到超乎你想像的

那麼既然建商可以賺取這麼大的利潤的原因 也許就可以繞回剛才所說的主權的控制 現代人都深信要背貸款乖乖的當二十年的房奴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 經濟學的需求與供給法則就被打破了 財團只要保有現金流不斷進來 便可以用它來進行更多的投資創造利潤
11 hours ago · Like

y y : 我懂
11 hours ago · Like

x x :其實只要去過周遭的國家走走看看 就會發現台灣真的很小 這個島上的人眼光太短淺 要我是外國人我也不會想來台灣住 頂多是投機式的投資吧!
11 hours ago · Like

y y :沒錯,這就是資本市場,且回到剛才建商的土地問題,土地.只要像原住戶提出都更,在補助租屋費用,大多住戶會願意配合,因為每戶分得的土地坪數不多,以100坪蓋2戶一層的房子,蓋10層也才20戶,每戶分到的土地也才5坪,若建商提供新房給他們,再加上保留戶送停車位等等,只要建商在原土地蓋個20~30層,在分成20坪30坪~50坪不等的房子,隨便蓋個100戶,那也可以達到所謂建商的絕對暴利
11 hours ago · Unlike · 1 person

x x : 難怪會這麼積極的推動都更阿
11 hours ago · Like

y y : 說穿了就是有錢的人結合有點錢又有點能力加上有點人脈,而形成的集合體,利用結合體獲取利益,等到小富漸漸變成中富,在變大富之後,一樣的遊戲再玩一次,大富之人結合大富之人,就可以形成資本遊戲的寡占市場!
都更美其名是改善市容,檯面下的活動牽扯的官商勾結才是重頭戲!

其實~這些問題並不是矛盾,只是沒錢的人想到的事和"能"做的事,所以無法得到決定市場交易模式的權利,而大富之人,卻能利用官商勾結來做大部分的人做不到的事,這種現象不是矛盾,而是沒錢的人想破頭要賺錢,有錢的人也想破頭要賺錢,在越民主的社會,經濟月開放的社會就會形成的一種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市場,沒得含扣,除非變成共產!
11 hours ago · Unlike · 1 person

x x : 美國在08跟09年的貨幣發行量相當於過去120年的總和,而出口和新興國家為避免匯率的關係被迫升值,逼的也要不斷的釋出貨幣,造就通膨 之前po過一篇文章有人認為房子因其抗通膨的特性,故房價的嚴重泡沫化很大一部份原因也可說是貨幣政策造成的 貨幣戰爭這本書有一二三,然而市場上並非只有宋鴻兵持這樣的關點 相同的還有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勃特清崎 而他的看法在過去二十年來被證明為有效 這方面有興趣了解的話都有很多的書籍!
2011-06-12 23:1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價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