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在此想和各位大大分享一些關於房地產的走勢的看法。
從民國92年下旬開始,藉由媒體的放送加上許多投機、投資客開始加入房市,台灣(尤其台北地區)的房地產開始噴出大量的買氣,將低靡的買氣升溫,乃至於之後近十年的飆漲。但是,大部份的人薪水卻沒有什麼變動。
從現在大台北地區的房價來看,一個家庭二份薪水,要買下一間房子,除了退求三線地區外,其實大部份的人都是買不起的。而且,據仲介業者的推計,這段時間內的交易(買和賣)中,有70%以上的交易是投資、投機客有參與其中的。現在政府祭出奢侈稅之後,這些買房的大宗客群已經退出,只剩下成群要賣房子的人…
我們大家都知道,供不應求或有其獨特性的產品,才有漲價的機會;而現在是「供過於求」,那些能貢獻70%的成交數量的買方幾乎都退出了,誰要來補上呢??
因此,我們合理的推論,現在及未來很久的時間,在市場上是「供過於求」的現象;加上那些槓桿做很大,且同時套牢的賣方有房貸繳款、資金週轉的壓力,最終有很多人很容易因為房價下跌+繳息+週轉不良的壓力,讓他們「不支倒地」。
問題:有很多投資、投機客會說,準備將房子出租等機會。
推演一:裝潢得漂漂亮亮的房子,出租之後,他們是否有能力管理?? 租期到期後,全新的裝潢就變中古的裝潢了,賣相馬上大打折扣,他們是否有能力,且願意花錢搞它一番?? 大量的房子的租案開始在近期釋出,所有的投資、投機客真的能順利租出去??
推演二:租不出去的人,看著房市一直跌,會怎樣應變?? 當然就是投資學裡面說的「停損」了,因為不停損,很有可能會被「斷頭」,也就是法拍。 然後,再度增加市場上的供給,可是那些能貢獻70%的成交數量的買方還是沒能夠被補足,因此房市繼續往下探。 然後照著上述情形惡化下去…直到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為止…
小弟的淺見乃參考政大張金鶚教授的評論,深深認同:一年內如非急迫,不應太早進場,以免買貴。
非有意引起筆戰,只希望大家靜心深度討論。謝謝。
一直幻想暴跌,是想接來當下一個投資客嗎?再來哭說奢侈稅不公不義…。
房價一定會下來的,就怕你不努力,沒能力接當投資客。
還是一句話,沒有不景氣,只有不努力。

AllenLee23 wrote:
別呆了
房價不會 暴跌的...
只會 慢慢跌
上一次大循環... 也是花了 十年 到 SARS 才跌到谷底
...(恕刪)
其實我覺得暴跌未必不會發生
畢竟
上一次大循環 跟 這一次循環
台灣的經濟背景 差別已經很大了,別說老百姓薪資一直沒起色,就連人口構成也有了顯著的差別
上一次急漲緩跌的循環,在於經濟狀況還ok,可以讓這樣的房價慢慢往下盤整,支撐是有的
這一次
我不認為如此
現在世界金融的不穩定性跟風暴發生頻率,已經超過了90年代,台灣的房地產市場高價位是資金行情撐起來的,這種淺碟子的結構,面對美國製造的新型態通膨,以及未來可能面對的世界級流動緊縮(各式各樣債務到期違約危機),台灣不太可能置身事外。更別提台灣賴以維生的隔壁鄰居,現在也是頭抱著在燒.......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AllenLee23 wrote:
雖然沒有 經濟 及 基本面 的支撐
但
政府會努力 幫建商 財團們的...
會有 政府 的 支撐的
......(恕刪)
會怎樣跌
只能說 要看情況
說白一點 就是看恐慌的程度
這就沒辦法討論了,要等事情發生才知道
如果是價漲量縮沒人買 利息慢慢升 溫水煮青蛙的那種 當然就如你所言 急漲緩跌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
如果是老共打飛彈過來呢?

政府的支撐是絕對會有的,但是也不是都有用,以前不也發生過一波建商的倒閉潮?
反正不管看多還是看空,要緊的就是先賺到錢,以後才有機會有實力進場
不過賺錢的方法不要是炒房地產就是了,個人認為很缺德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輕易把大量一般家戶未來20年的收入投入消費市場
允許高槓桿率, 同時進一步創造很多倍的流動性
這對經濟數據, 簡直是終極大補丸
不然去年高達10%的GDP 成長率是哪來的?
馬先生可是喜孜孜的報告大家這好消息呢!
打房? 代間正義? 居住正義?
那是選舉口號啦, 當真你就很累了!
台灣債務 "相對" 不多, 外貿收支有盈餘
外匯存底很多,
一般民眾基本消費上的通澎壓力相對不明顯,
畢竟台灣在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費的產業自給率非常高
輸入型的通澎壓力很小, 這跟中東那些茉莉花革命的國家不一樣!
央行根本沒有壓力要大幅升息!
以這前提, 房價不會跌!
泡泡還要繼續吹下去!
直到債務高到難以為繼,
如果沒有外部因素, 以目前的債務增長速度
應該還有很多年的好景
不需要看空房市了
冷靜的欣賞這貪婪之島怎樣把自己推向永不復疏的深淵吧!
戰後兩代的人口紅利再10年左右就花光了
不只台灣.全球都一樣
接下來的世界面對的是難易置信的債務跟緊縮的消費
台灣的產業失去大量新鮮的肝可以燃燒之後
肯定會失速墜毀!
兩兆傷心之後, 還有那些產業要痛心?
生技產業嗎?拿塑化食品威震全球?
但房價.... 不會暴跌的!
日本膝蓋斬的房價其實是每年3~5%慢慢跌20年才到今天的局面!
中間還有幾度迴光反照!一直到現在, 日本政府還在花大錢收購不良資產,
替套牢的銀行跟大企業解危,
這叫慢性凌遲!以債務規模看, 大概會凌遲兩代吧!
既得利益階層非得吃光吸盡年輕世代的夢想直到進棺材為止!
資本主義走到末期都這樣的
大前研一自己講,
日本的未來會是 滿街的孤苦無依的老人跟打家劫舍的年輕人!
他不是沒有道理要看衰自己國家的
我的想法是
沒有買房的, 除非你真的很會賺
不然就不要買了, 房價很扯, 但房租其實很友善!
拿掉非得住自己房子的信念
你就解脫了!
有土有房不會斯有財的
房地產變成負資產是早晚的事,
日本,美國, 愛爾蘭, 希臘, 越南.......
台灣沒意外的話, 會填在這列表的中國後面,
要一點時間吧!
內文搜尋

X